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焦微生物与合成生物核心科技 加强创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发布玉米中后期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7月31日夜间至8月1日白天我市有明显风雨天气
东平县大运河非遗传习中心激活文化传承新动能
推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 再上新台阶
公告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7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扫描二维码查看《泰安立法·时光刻度》
 

(上接01版)2015年获批立法权后,市人大常委会将泰山生态保护作为首个课题,用两年时间打磨出台了《泰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条例》,把“绿水青山”写进法规、照进现实。

“《泰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条例》50余次提到‘保护’二字,按照‘科学规划、保护优先、生态补偿、公众参与’的原则,对泰山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其他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活动进行规范管理,为依法保护泰山生态提供了法治支撑。”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工作人员郭文嘉介绍,该条例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泰山景区生态保护日,并通过设置具体规定,为保护泰山独特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撑。该条例的制定和出台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全国八大典型经验做法,并入选泰安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事件名单。

记者从泰山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每年6月9日,泰山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都会开展大量宣传活动,宣传《泰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条例》,培育市民生态环保理念,该条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泰山生态保护执法效能。“条例颁布后,我市多次通过专项整治、联合执法等方式,严厉打击擅自打井、私采滥售泰山水等违法行为,封填自备井11处,取缔卖水点44个,依法查处私采滥售泰山水案件19起。近年来,我们依据条例依法对携带火种进山等行为作出相关处罚,查堵违规进山人员6500余人次,查处森林防火案件1441件。”泰山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公职律师宁媛媛说。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自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还聚焦群众现实需求,围绕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城市绿化、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制定了一部部切实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如今,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不仅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也让这座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用“立法力度”保障“民生温度”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规制度中,制定出台《泰安市供热条例》《泰安市养犬管理条例》《泰安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泰安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条例》等一系列民生法规,用“立法力度”保障“民生温度”。

立法守护“桑榆晚”。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泰安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条例》,该条例坚持全员普惠与重点人群倾斜相结合,设置可量化、可操作的硬性指标,补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场地短板。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突出法规引领,围绕贯彻落实《泰安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条例》,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养老服务政策,设置老年助餐服务奖补等居家社区养老奖补项目6个;出台《泰安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025年版)》《关于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自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以来,我市已为60岁以上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成家庭养老床位5016张;已为7527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服务85万次。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是群众心底热切的呼声,而社会风尚需要法治引导,《泰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泰安市献血条例》《泰安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等条例的出台擦亮了城市文明底色。

2022年11月,《泰安市养犬管理条例》应运而生,为规范养犬行为、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法治遵循。家住泰安鲁商中心的陈女士切身感受到了条例实施带来的变化:“以前小区里有遛狗不牵绳、犬粪污染环境的现象,现在这些现象明显减少了,小区还设置了专门的宠物拾便箱。”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遛狗不牵绳、犬粪污染环境、犬只扰民等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犬只登记挂牌1.4万余个,查处违法养犬行为900余起,文明养犬的氛围日益浓厚。

为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人文关怀,《泰安市献血条例》中设置了“四免政策”,以“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旅游景区、风景区等,免交公立医疗机构普通门诊挂号费,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免费享受每年一次由所在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项目健康体检”的形式让爱心“永不过期”。“献血条例中设置的‘四免政策’对献血者来说是一种认可和激励,增强了献血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市民王传杰的话道出了许多献血者的心声。作为一名无偿献血热心人士,王传杰在去年领取到了无偿献血荣誉卡,在日常生活中切实享受到了免费乘坐公交车的优惠。记者从市中心血站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发放无偿献血荣誉卡6367张,确保献血者能便利、快捷地享受到奖励政策红利。

用立法“绣花针”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市人大常委会用好立法“绣花针”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着力破解城市管理领域的突出问题,将立法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针对我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方面存在的规划滞后、管理缺位等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泰安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通过立法支撑我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工作规范化、法治化,进一步擦亮“城市名片”。

“《泰安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在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李大鹏说,《泰安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自该条例实施以来,市城市管理局编制实施了《泰安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专项规划》,并加强指导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户外广告850余处、户外招牌8000余处,提供线上指导服务1400余次,大大提高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效率。

户外广告整齐划一,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2020年11月1日,《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是山东省内首部关于垃圾分类管理的专项地方性法规,对于推动泰安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生态品质持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如今,无论是居民小区,还是公共投放垃圾处,均设置了分类垃圾桶。我市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泰安城区位于泰山脚下,近年来,依山而建的城市规划使停车空间拓展受到较大限制,停车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标准不高、供给不足等问题长期存在。《泰安市停车管理条例》应运而生,该条例紧扣停车资源供给不足、停车管理服务滞后等突出问题进行制度设计,着力解决停车设施“有没有”“优不优”“畅不畅”的问题,让城市交通更加有序。

10年立法路,18部民生法。泰安地方立法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创新,为泰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当每一部法规都紧扣时代脉搏、回应群众心声,当法治精神真正融入城市治理的每一个环节,这座城市必将在良法善治的护航下,奏响更加激昂的时代发展强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