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30日讯(记者 杨文洁)劳动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今年以来,岱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服务引领、梯次培育、全域覆盖”,创新打造“岳小仲”志愿服务品牌,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建设。
该院以政策宣贯为切入点,采取“培训+服务”双轮驱动模式,深入镇(街道)、企业开展专题培训,实现了“培训赋能基层调解员、服务直达企业劳动者”,提高了基层治理队伍专业化水平,打通了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构建了“宣传—培训—实践—反馈”的良性闭环。
该院组建基层“岳小仲”志愿服务调解梯队,联合镇(街道)开展工作,将经验丰富的基层人员纳入“岳小仲”队伍,构建多层次、阶梯式劳动纠纷“大调解”格局,就地就近受理简单争议,从源头化解争议,实现了争议早发现、早介入。
该院专设“岳小仲”服务中心,与社区群众建立紧密联系,搭建沟通桥梁,实现群众诉求“一键上报—智能分派—限时办结”,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型升级。
该院强化“岳小仲+企业”预防机制,为企业量身打造“流动仲裁庭”,变“门诊制”为“出诊制”,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构建起“大预防”格局,实现了“小事不出企、大事不出镇”。
岱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通过打造“岳小仲”志愿服务品牌,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调解服务体系,推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向智能化、专业化、便民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