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政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泰安审计助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落实安全管理 遏制事故发生
管道裸露存在隐患 加装井盖守护安全
断枝垂落影响通行 及时清理恢复畅通
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全覆盖
推动统计队伍 作风转变与能力提升
维护老年消费者权益 增强老年人防范意识
深化中草药花卉统计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7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的消费提示
维护老年消费者权益 增强老年人防范意识

 

本报7月29日讯(记者 刘明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关注养生保健的心理,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等手段推销药品、保健品,严重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为切实维护老年消费者权益,增强老年人防范意识,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的消费提示。

不法商家使用的虚假宣传手段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夸大功效,即宣称药品、保健品具有“包治百病”“治愈癌症”“替代药品”等神奇疗效,无视科学依据,欺骗消费者;虚构成分,即谎称含“稀缺原料”“专利技术”或“国外进口成分”,利用“高科技”概念误导消费者;虚假案例,即虚构患者服用前后对比案例,编造“成功治愈”故事,或假冒权威机构、专家推荐,增强可信度,以达到欺诈目的;亲情营销,即通过免费体检、电话关怀、赠送鸡蛋、米、面、油等礼品,组织“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健康旅游”,拉近与老年人距离,逐步实施诱导消费;消费欺诈,即抬高产品价格后,以“限时特价”“内部价”“预存返现”等噱头进行促销,诱骗老年人冲动消费;话术诱导,即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以“免费体检”为名制造虚假健康危机,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产品。

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虚假宣传手段,市市场监管局向广大老年消费者发出防范风险提示。

一、保持理性保健。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不要轻信“包治百病”“根治”“永不复发”“最新科技”等过于神奇的宣传。身体出现不适时,建议前往正规药店、医院或信誉良好的商场购买药品、保健品,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切勿轻易相信街头推销和不明来源的广告宣传。

二、购买时切记核实资质。药品认准“国药准字”、医疗器械看清“注册号”或“备案号”,药品和医疗器械批准文号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保健食品认准“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可通过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查询,拒绝购买无批准文号的产品。

三、一定做到合理消费。面对各类促销活动和销售人员的推销,不要急于做决定,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商量,避免因一时冲动而上当受骗。勿信“免费”噱头,谨慎参与健康讲座、免费体验活动,避免信息泄露、冲动消费、被诱导消费。

四、注意留存凭证。妥善保管购买凭证、发票、宣传资料、聊天记录、视频、现场录音录像等证据材料,便于维权举证。

如果发现购买的药品、保健品存在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拨打电话12345、12315;登录全国12315平台(www.12315.cn)或手机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等应用程序直接搜索12315进行投诉举报。

守护老年人健康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欢迎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