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隋晨宏:政务服务大厅“硬核老兵”用脚步走出服务温度
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人群中,总能看到一个人穿梭于各个窗口间,他时而俯身解答群众疑问,时而小跑协调部门联动,晨光中第一个到岗巡查的是他,暮色里最后整理问题台账的也是他。他就是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科科员隋晨宏,一位将军人作风刻进骨子里的“政务尖兵”。
2004年,隋晨宏怀揣着憧憬进入军营。入伍第一年,他便以优异成绩进入教导队接受培训并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年底便肩负起带新兵的重任,成为新兵训练大队唯一一名义务兵新训骨干。从班长到分队长,再到司务长,每个岗位都成了他锤炼本领的战场。
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隋晨宏便是如此。转业后,隋晨宏扎根一线服务科室,肩负着政务服务大厅日常管理、矛盾处置、服务保障的责任。每日晨光初现时已在大厅开始检查环境与安全情况,同事下班后仍坚持排查隐患,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作为一名政务人,隋晨宏秉持“改革创新是政务服务的生命线”工作理念,以锐意进取的闯劲、勇于创新的担当,靶向攻坚群众办事堵点、难点问题,如“拓荒牛”般开辟便民服务新路径。
高频业务窗口热线接听效率低,群众咨询电话接入难,市民等待时间过长问题,一直是隋晨宏的心头大事。要打破僵局并不容易,技术革新、人员调配缺一不可,是安于现状,还是啃下“硬骨头”?军人特有的刚毅让隋晨宏选择迎难而上。他围绕提高电话接听效率,对大厅高频业务窗口进行摸排,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市场准入、建筑资质等高频业务窗口推行“一号多通”。该功能的启用,使热线转接成功率由原来的83%提高至99%以上、群众电话平均等待时长缩短约12分钟,有效解决了咨询电话接入难、接入慢等问题。
隋晨宏常说:“岗位变了没关系,为群众办事的劲头绝不能松。”在他心中,从军时是扛枪保家卫国,如今守着政务服务大厅的窗口,依旧是在“冲锋陷阵”,只不过战场变成了帮群众解难题的现场,军功章化作了群众竖起的大拇指和他们那句“这小伙真靠谱”的评价。
●赵红军:引导30辆车在1个信号灯的时间内通过路口
在泰安交警泰山景区大队红门示范岗,交警泰山景区大队勤务中队辅警赵红军展示了一张老照片,照片里的他身着武警军装,身姿提拔,目光坚毅。而现在的他,已穿上“荧光黄”警服,成了一名守护泰山脚下路口安全的辅警。
7月26日,泰山迎来了新一波“登山大军”,仅白天进山的人员就超过3万人。在交织的车流与人流中,身姿挺拔的赵红军用标准而有力手势指挥着交通,并用目光扫过路口的每一个角落,从骨子里透露出一种精气神。
这种精气神源于他军旅生涯的锤炼与辅警生涯的沉淀。“我2007年入伍,在武警部队服役了5年。在2009年的国庆60周年庆典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期间,我负责执勤工作。这些经历对我现在的工作有很大帮助。”赵红军告诉记者。
“为什么选择穿上这身警服?”面对记者的问题,赵红军坦言:“我习惯了部队的军事化管理模式,交警队伍的管理模式和部队很像。在部队养成的作风和习惯,让我很快适应了现在的工作。工作中,我总会在接到指令后迅速响应。”
军人的特质,让赵红军为提高城市通行效率提供了“金点子”。2023年12月25日,在东岳大街与望岳西路路口,左转车道拧成了“长麻花”,车辆无法在一个信号灯的时间内实现全部通行。眼看路口就要“打结”,赵红军果断出现在车流中,他充分利用路口的空间,引导左转待转车辆提前进入路口,硬生生将一条拥堵的左转车道变成了5条临时通行车道,让30辆车在一个信号灯的时间内全部通过路口。“30辆车1个信号灯全部通行”的视频在网上火了之后,泰安市区的许多路口,只要条件允许,都陆续被施划上了左转待转车道。
“让大家安全、快速地通过路口,上班不迟到,道路时刻保持畅通。”这是赵红军每日工作时最朴素的愿望。“我现在也时刻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虽然制服换了,但是责任感和执行力没变,部队教的,到哪都管用。”赵红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