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学鹏 通讯员 张强
盛夏时节,高温酷热。7月22日一早,经过一夜雨后,天气凉爽了不少,借着这好天气,记者驱车来到位于宁阳县鹤山镇的金宝家庭农场。
进入农场,篱笆前游玩的一家老小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上前一看,身材高挑的鸵鸟正在美美地品尝大餐——一小男孩为其准备的新鲜嫩绿的青草。忽然,小男孩尖叫了一声:“快看呀,鸵鸟下蛋啦!”顺着小男孩指的方向望去,一枚硕大的鸵鸟蛋显露出来。“孩子对鸵鸟特别感兴趣,自从给他说过邵阿姨农场里有鸵鸟蛋后,他就一直惦记着这个事,非要来看看,这不放暑假了嘛,今天也凉快,就带他过来玩玩。”小男孩家长笑着说。
孩子家长口中的“邵阿姨”即是宁阳县金宝家庭农场负责人邵同同。她于今年年初开始养殖鸵鸟,共喂养了20只,日平均产蛋5枚,单个重量达1800克,且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们全部使用粗粮喂养,保证了鸵鸟蛋的品质。刚开始只是摸索,没想到有需求的人这么多,每天都供应不上。”邵同同说。
除了体大健硕的鸵鸟,金宝家庭农场还饲养了鸡、鸭、鹅、鸽子等家禽。其中比较有特点的是鸡,其名为“五黑一绿”,“五黑”即黑羽、黑皮、黑肉、黑骨、黑内脏,“一绿”即绿色蛋壳,属于稀有的珍禽品种。其产鸡蛋富含卵磷脂、维生素A、B、E和微量元素碘、锌、硒,氨基酸含量比普通鸡蛋高5至10倍,是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鸡蛋是我们日常离不开的食物,食用健康又有营养的鸡蛋,对我们的身体大有裨益。辞掉十多年的工作回乡养鸡,本意就是为了让一家老小吃上更健康的鸡蛋。”回忆起创业历程,邵同同这样说道。
要产出好鸡蛋,除了鸡的品种要好,养殖管理方式也很关键。为此,金宝家庭农场在鸡食上精益求精,一律使用玉米、豆饼、麦麸等粗粮,并掺和青菜,同时采用散养的方式,为鸡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柏树林里的柏子柏壳、果园里的落叶昆虫成为鸡的天然营养品。产生的鸡粪经专业处理后又回归林下,供果树生长,实现了生态循环利用。同时,为让鸡有一个舒适的休息场所,金宝家庭农场还自制了创意十足的麦秸垛鸡窝。每个高2米多,在上面挖七八个洞,有高有低。鸡住在里面,雨天淋不着,热天晒不着,冬天还暖和,产的鸡蛋留在窝里,不易破损且方便捡拾。
在邵同同的精心饲养和科学管理下,“五黑一绿”鸡长势良好,其产下的蛋品质极佳,即便是单枚1.5元的价格也难挡求购者的热情,产品脱销是常态。
在邵同同眼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根本,她将继续秉持“天然生态、绿色有机”的发展理念,做精做优系列蛋品,并逐步拓宽发展路径,借助鹤山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完善农场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建设沉浸式、体验式的乡村田园,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游玩。
如今在宁阳,以金宝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正不断涌现。“新农人”们深耕乡野,积极开拓林下空间,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兴产业、促增收,在泰汶大地奋力书写“新农人”的精彩华章,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泰安实践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