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井、地窖、地下室、化粪池、管道等生活中常见的空间还有另一个“身份”——有限空间,它们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却是隐形的“杀手”。
什么是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人员可以进入作业,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典型的有限空间有哪些
地下有限空间: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池、地窖、污水池(井)等。
地上有限空间:酒糟池、发酵池、腌渍池、纸浆池、皮浆池等。
密闭设备:酸碱罐、纸浆塔发酵罐、工艺窑炉等。
有限空间主要安全风险
1.中毒事故。有限空间内存在或积聚的有毒气体,作业人员吸入后会引起化学中毒甚至死亡。引发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的典型物质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和苯系物、氰化氢、磷化氮等。
2.缺氧窒息事故。有限空间内氧含量低于19.5%时,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缺氧窒息事故发生。引发有限空间作业缺氧窒息的典型物质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氩气等。
3.燃爆事故。有限空间中积聚的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混合物浓度达到其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就会发生燃爆事故。常见的易燃易爆物质有甲烷、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及铝粉、玉米淀粉、煤粉等可燃性粉尘。
4.其他安全风险。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等安全风险。
有限空间作业“十必须”
1.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积极开展自救互救,严禁盲目施救。
2.必须安全施救,禁止未经培训、未佩戴个体防护装备的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施救。
3.作业现场负责人必须及时向本单位报告事故情况,必要时拨打“119”“120”电话报警。
4.救援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5.救援人员必须正确穿戴个体防护装备开展救援行动。
6.在有限空间内救援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隔断)措施。
7.必须保持持续通风,直至救援行动结束。
8.必须根据条件安全施救,具备从有限空间外直接施救条件的,救援人员在外部通过安全绳等装备将被困人员迅速移出;不具备从有限空间外直接施救条件的,救援人员进入内部施救。
9.救援人员必须与外部人员保持有效联络,并保持通信畅通。
10.必须保护救援人员安全,救援持续时间较长时,应实施轮换救援;出现危险时,救援人员立即撤离危险区域,等待安全后再实施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