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李晓艺)为深入贯彻泰安市供销社“强基兴社”工程精神,扎实落实《推进基层供销社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肥城市供销社聚焦基层社农资经营痛点,创新开展农资赋能建设行动,通过提升农资供给服务能力,推动农资经营与基层社改造提升协同发力,为基层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破解经营难题,构建农资赋能新机制。面对基层供销社农资经营中普遍存在的资金周转困难、采购成本高等问题,肥城市供销社抢抓上级政策机遇,争取到泰安市供销社系统农资赋能基层社建设试点项目,以农资经营为切入点促进基层社发展。
以王庄供销社为例,其与山东供销农业服务集团泰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供农服集团泰安公司”)签订化肥赊销协议后,在“三夏”期间高效完成玉米专用肥销售70吨,实现玉米良种覆盖面积34公顷。“这次合作不仅解决了我们备肥的资金压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集采联销,每吨化肥可降低运输及采购成本约10%,增加了基层社收益。”王庄供销社负责人说。该社将充分利用6个月的回款周期,采取“淡储旺销”策略,既保障农户用肥需求,又实现经营良性循环。
加强统筹指导,创新“公司+县社+基层社”模式。在公司层面,鲁供农服集团泰安公司发挥市级平台优势,提供优质货源、价格优惠和专业技术支持;在县级层面,肥城市供销社履行担保责任,全程协调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在基层层面,王庄供销社优化销售网络,推出“预约订货+送货到田”服务,让农户购肥更便捷。
强化服务支撑,完善农资服务体系。肥城市供销社为王庄供销社申请泰安市合作发展基金5万元,基层社自筹资金25万元,改造一处占地500平方米的农资仓库,使农资仓储能力增加至1000吨。此外,肥城市供销社成立农资企业公司,推广“农资带农服、农服促农资”经营模式,依托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势,在土地托管中植入农资经营业务,为基层社农资销售拓宽渠道、提供有力支撑。
肥城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是完善农资赋能机制的重要实践,下一步将全面总结推广王庄供销社的成功经验,持续破解基层供销社在农资经营中的资金、货源等难题,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基层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