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穆姝琪)随着主汛期到来,强降水、雷电等极端天气来袭。面对汛情,安驾庄镇把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第一指令”,责任链条再拧紧、预警网络再加密、物资队伍再前移,用硬举措筑牢“安全堤”。
统筹多方力量,防汛联动“一盘棋”。“村西头排水沟得往南延伸,避开低洼地块,但会经过后寨子村的几亩地。”前寨子村党支部书记武文平拿着图纸与后寨子村党支部书记孟华民商量。
“前寨子村挖沟是为了两村防涝,涉及谁家的地,大家都多担待。”孟华民随即借助村大喇叭向村民进行了说明。
两村村民跟着村干部铲土、平地、搬运管材,不到两天就贯通了排水沟。“都是为了防汛,水排顺了,两村玉米地都安全。”后寨子村村民孟范刚说。
在安驾庄镇,这样的协作场景处处可见。各村共享河道清淤设备,互通易涝点信息,在跨村防汛工程中主动搭手。“步调一致才能守住防线。”安驾庄镇党委书记杨仁峰说,全镇已联动完成多处跨区域排水设施改造,织密防汛“一盘棋”协作网络。
聚焦隐患排查,风险防控“一张网”。汛期来临前,安驾庄镇对全域水利设施进行了排查整治。该镇水利部门组织机械队伍对大汶河、漕浊河等主要河道及五祖干渠、汶阳田灌渠、安孙灌渠进行全面清淤,确保水流畅通无阻。
“这些河道灌渠得提前疏通,不然汛期易‘梗阻’。”该镇水利工作负责人汪桂玲说,经过一个月的集中整治,全镇水利设施行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各村按统一部署对辖区坑塘拉网排查,并在塘边设置警示牌,沿塘岸架防护网。“现在装了防护网、立了警示牌,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和埠岭村村民汪女士说。
完善监测预警,设备联动“一条线”。今年入汛前,安驾庄镇河道沿岸、低洼村庄里,5处自动雨量监测站、18处雷达水位计依次架设,35个村的无线预警广播也全部更新换代。“这些设备就像安在防汛一线的‘哨所’,降雨量、水位变化实时传到后台。”该镇水利工作人员说。
此外,该镇机关干部与村“两委”干部逐户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确保群众安全度汛。村广播室里,村主任反复强调避险要点;村民微信群里,网格员转发雨情动态和避险知识。从设备预警到信息入户,该镇借助“科技+人力”确保预警“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让群众汛前做好准备。
安驾庄镇将持续紧盯防汛关键环节,加大巡查排查力度,密切关注气象动态和预警信息,确保隐患排查不留死角、物资储备充足完备、抢险队伍随时待命,全力保障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