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筑牢暑期“护苗”安全屏障
雨天出行 注意避开易积水区域
商家践行诚信理念 街头摆摊惠邻里
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北京老人“云植树”为泰山添新绿
村头巷尾话文明 筑牢网络“防火墙”
灭蚊灯“上岗” 居民散步更舒心
路面恢复平整 居民出行更安心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7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老人“云植树”为泰山添新绿

 

本报7月22日讯(记者 刘小东)夏日泰山的山坡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近日,来自北京的程老先生前往泰山,查看他通过参加“云植树”活动在山上所种树木的生长情况,并为泰山再添新绿。

在泰山中天门增福庙至快活三里沿线山坡上,3600株苍劲侧柏与600株圆柏错落挺立,为蜿蜒山径披上了崭新的“绿装”;岱顶天街沿线、孔子庙及碧霞祠周边,400株油松挺拔而立;岱顶蓬元牌坊南侧山坡上,300株桧柏与首次引入岱顶的300株侧柏在此“安家”,打破了侧柏传统种植止步于朝阳洞以下的历史,成为泰山高海拔生态修复的标志性实践。

这些新绿,都源于老人积极参加“云植树”活动的善举。据了解,自2024年以来,他累计出资十多万元,通过公益平台实现为名山大川植绿的夙愿,不仅为泰山添彩,更助力泰山高海拔区域生态修复取得新突破。

据了解,老人通过“云植树”活动选种的树种均贴合泰山生态特性:侧柏、桧柏根系强韧,能固持水土,耐瘠薄、抗风寒的特质适配山地环境;油松四季苍翠,与泰山雄浑气象相得益彰。这些树苗不仅织密了泰山生态防护网,更提升了中天门古道、岱顶天街等区域的景观层次,让自然景致与人文胜迹相映成趣。

从古代《泰山种柏树记碑》记载的“捐俸增植万株”,到如今“云植树”活动汇聚社会力量,人们对泰山的绿色守护从未间断。据统计,泰山“云植树”活动自启动以来,已吸引1.3万人参与其中,累计种下树木2.8万棵。通过“云植树”在泰山“安家”的苗木成活率稳定,正以蓬勃生机续写泰山“双遗产”的苍翠篇章。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