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科技金融激活科创“一池春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 重要思想学习读本》5种民族文字版出版发行
上半年中央企业 保持稳中有进运行态势
全市新兴领域“两优一先” 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召开
济枣高铁泰山区段建设如火如荼
秋粮长势正常偏好
我市发布256个见习岗位
泰汶古陶技艺的传承和新生
高温天气仍将持续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7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土火交织 千载回响
泰汶古陶技艺的传承和新生

■曹传开手持雕塑刀,为陶坯塑形。记者 刘小东 摄
 

□记者 杨文洁 刘小东

你聆听过,泰山泥哨吹奏的美妙音乐吗?你能想象,将陶鬶当作水壶给花浇水吗?你试过,与朋友把酒言欢时用大汶口文化兽形壶来盛酒吗?在泰汶古陶张氏洇窑制陶技艺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曹传开手中,大汶口陶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曹传开以大汶口陶土为材,以泰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为魂,“打破”了博物馆中冰冷的展示柜,让历史走进千家万户。当指尖轻抚过这些器物时,我们不仅是在近距离触摸器物的肌理,更是在感受历史的脉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7月初,正值盛夏时节。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浇灭了连日来的暑热。走进泰山淞棠陶坊,一侧的展示架上,大汶口文化图腾“日火山”、陶鬶、石敢当等极具泰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特色元素的陶器有序陈列。曹传开沉静地端坐在工作台前,手持雕塑刀,细致地雕琢着手中的陶坯。一压一削一抹间,兽形壶眼睛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

“我现在做的是塑形,随后经过打磨、抛光、烧制等工序,这款兽形壶陶器作品才算制作完成,通过我们的工艺尽量达到文物的一比一复刻。”曹传开介绍,手里的活一刻也没停下。

曹传开口中的烧制技艺,正是源自泰山脚下大汶河流域的泰汶古陶——洇窑制陶技艺。该技艺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艺手法。“我自幼受家里长辈熏陶,喜欢陶艺。1992年,进入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系统专业地学习制陶工艺后,我对这一技艺的喜爱更是一发不可收。如此算来,从事泰汶古陶工作一晃已经有30余年了。”曹传开感慨。

下转02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