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毕凤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对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设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科研之花”想要结出“产业之果”,通常面临着漫长的周期和未知的风险,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
为科创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无疑是写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的关键一环。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市“鲁科贷”交出亮眼成绩单——授信额度12.74亿元,备案金额10.04亿元,同比增长74%。该项工作自2017年启动以来,全市1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款贴息1060万元,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1553笔、授信91.22亿元、贷款64.29亿元,最低利率2.5%,单家企业最高获贷9250万元,实现8年持续增长,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低成本融资”的首选品牌。
精准谋篇绘蓝图
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创新的种子,从研究开发到转化落地,其萌芽成长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
企业有需求,政府出政策。我市完善科技金融政策“四梁八柱”,以省科技创新“2+N”政策为指引,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形成全市科技金融政策框架。配套制定《科技贷款风险补偿与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等3项细则,明确支持流程,提升政策可操作性。
政府“做媒”,银企“结亲”。我市促进政银企协同“双向对接”,组建市县两级科技金融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今年以来,市科技局联合人行泰安分行举办“千企百亿·科创赋能”活动,6个县市区联动开展“科技金融走进科创企业”专场,为25家金融机构与578家科技型企业搭建“面对面”桥梁,现场达成合作意向超120家,形成“政策引导、金融助力、企业成长”的良性循环。同时,市科技局通过深入多家银行开展政策宣讲、金融培训、信息咨询等方法,切实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
精细滴灌解难题
激活科技企业融资链
金融“活水”的注入,对科技型企业而言,意味着什么?
“今年6月份,我们申报了400万元的‘鲁科担’,一周就拿到了贷款,有效缓解了公司的资金流水。”山东立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力永告诉记者,这种科技贷款不需要设备厂房抵押,破解了“轻资产、缺抵押”难题,实现技术升级与设备更新,对企业来说省时又省力。这一模式为中小微科技企业开辟了“信用贷”新路径。
据了解,山东立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智能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国内先进的五轴加工中心并配备了规模化智造生产链,先后实现国内首台万瓦级激光切割机整机出口、国内首台两万瓦坡口激光切割机整机出口。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