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张文谙)走进乡饮乡韦周村铭威服装加工厂,缝纫机的哒哒声、打包胶带的刺啦声、网上订单的打印声……持续不断的声响交织成串,彰显出小小工厂挡不住的红火。
“我们专注于跆拳道腰带与服装的外贸订单加工,产品远销国际市场。同时,通过电商平台推出部分款式,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铭威服装加工厂负责人薛彬说,该厂具备裁剪、缝纫、刺绣等全流程生产能力,并组建了电商团队。目前,该工厂的外贸订单已排至今年年末,线上销售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近年来,乡饮乡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积极打造“一村一项目”格局,通过招引项目,盘活闲置资源,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此前一直在外打拼的服装加工行家薛彬,正是被韦周村4000平方米闲置院落与丰富劳动力资源所吸引,毅然选择返乡创业。
“铭威服装加工厂的落地,不仅让闲置资产焕发新生,每年的租金还为村集体增收,并且为40多名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让村庄发展更具活力。”韦周村主要负责人言语间满是欣喜。
在该工厂生产车间内,十多位“宝妈”娴熟地操作着缝纫机。她们双手翻飞,踏板起落间,机针飞速穿梭,一条条精美腰带在指尖逐渐成形。“以前外出打工,总担心照顾不好老人和孩子,现在在‘家门口’工作,挣钱、顾家两不误。”村民程修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如今在乡饮乡,像这样的工厂越办越多,一个个特色小项目让闲置资产、富余劳力变成了宝贵资源,实现了村集体增收、企业降本增效、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的“多赢”局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