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凯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始终处于动态演进之中。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说,“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伴随着城市发展,传统的大规模增量扩张已无法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推进城市更新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重要抓手。城市更新将赋予城市“二次生长”的契机。在泰安,一场关于城市更新的探索正在进行。
从国家战略到民生温度
说起城市更新,您也许会感觉陌生,但说起为老楼更换上下水管道、加装电梯,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在街角新增口袋公园、立体绿化,便有了更为具象的感受。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城市更新。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近两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对城市更新行动作出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今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从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等8个方面,将前期实践经验和改革成果上升为制度安排,对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是指导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纲领性文件。
城市更新关乎城市未来,牵动民生幸福。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在前段时间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阐述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背景及意义。他表示,当前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人民群众的需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就是要推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同时,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实施城市更新,既有对外在物质空间环境的改造提升,又有对内在功能、活力、治理和人文内涵的改善与培育。内外兼修,共塑城市发展新活力。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城市更新行动,深挖城市特色资源,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既用心用情谋篇布局,又下足绣花功夫精准运笔,全力推动城市建设从增量建设向存量提质转型,涌现出许多亮点。
凉亭笑声里看安居新图景
走进泰山区上高街道魏家庄村回迁小区,一栋栋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依次排列,小区环境清幽雅致。凉亭里,上了岁数的村民凑在一起纳凉说笑,“现在生活真是好了,吃喝不缺、环境也好,连这凉快的地方,村里都给装上了饮水机。”84岁的村民赵子英说,旧村改造,让他们过上了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好日子。说起旧村改造给居民生活带来的改变,村民马忠贤热情邀请记者前往其家中探访,“新房子质量好、布局好、环境好。”马忠贤说,他们对旧村改造非常满意。
魏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爱菊介绍,魏家庄城中村改造项目于2020年6月启动,共建设21栋回迁楼1088套房屋。目前,南区回迁楼已交付村民,北区回迁楼也将于本月交付。“旧村改造不是一拆了之,而是考虑如何让群众住得舒心、便利。”吴爱菊说,他们围绕提升群众居住环境,着力把旧村改造这件事办好、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如今,小区整体绿化率达到40%多;中空玻璃全部提升为“三玻两腔”,隔热、隔音效果好;取暖设施由城中村改造标准的壁挂式暖气片提升为地暖,同时还安装了入户直饮水设备,让村民的幸福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城市建设“多点开花”。目前,泰前街道长城北路片区改造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之中。项目占地32公顷,涵盖1个旧村,3个单位办公区、居住区,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居民居住质量与周边环境质量。“项目配建了社区发展空间;整合周边土地,增加小学、幼儿园用地;在片区内新建1条主干道、8条支路,实现了长城路南北贯通;增加雨污管网,将彻底解决以前道路破损、污水横流和居民出行不便问题。”泰前街道王家庄社区党委副书记刘凯说。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