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政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好“三新”等重点领域企业认定工作
深化“一件事改革” 推进“揭榜挂帅”项目
市统计局加快推进智慧统计监管平台建设
提升监管效能 守护公众用药安全
多管齐下推动奶业提档升级
线缆垂落责不清 现场协商解民忧
水管损坏存隐患 及时修复保安全
皮肤无痕修复有望实现巨噬细胞成关键突破口
构建现代港航物流高效发展新格局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7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皮肤无痕修复有望实现巨噬细胞成关键突破口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脸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活中有很多事是脸面的“敌人”,比如疤痕。小到痘印,大到手术后的伤疤,很多人都为之苦恼。

最近,来自英国威康桑格研究所、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创建了首个人类产前胚胎皮肤的单细胞和空间图谱,并揭示了包括毛囊在内的人类皮肤的形成机制。这项研究成果2024年10月16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研究团队在培养皿创建了一个能够生长毛发的“迷你皮肤器官”。利用这一类器官,他们发现了免疫细胞在无瘢痕皮肤修复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使用了产前胚胎皮肤组织样本,将其分解以观察悬浮状态的单个细胞以及组织内细胞。研究团队利用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学技术,分析了时间和空间中的单个细胞变化,以及调节皮肤和毛囊发育的细胞机制。人类胚胎皮肤在8胎龄前由单层表皮覆盖,从11胎龄开始表皮逐渐增厚,并在14-15胎周时观察到毛囊的出芽和伸长,17胎周时毛囊结构更加明显。

研究发现,妊娠早期真皮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可能有助于无瘢痕皮肤愈合。疤痕的产生是因为真皮的成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蛋白形成聚集,而上面的表皮无法完全再生。在妊娠早期,胎儿皮肤的真皮成纤维细胞下调了与炎症、细胞外基质形成以及胶原沉积相关的基因,这可能有助于促进再生而非瘢痕形成。此外,两种巨噬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定位,显示出它们可能通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从而推动皮肤的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

研究还发现,在利用成体干细胞创建的“迷你皮肤器官”中,血管形成不如胚胎皮肤完善。通过将巨噬细胞添加到此类器官中,研究团队发现巨噬细胞能促进血管形成,并进行了3D成像以评估组织内的血管形成情况。研究数据表明,巨噬细胞促进内皮细胞的趋化和血管形态生成,有助于出生前皮肤的血管形成,而在缺乏巨噬细胞的模型中,内皮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受到显著限制。这些结果都强调了巨噬细胞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由此可见,巨噬细胞这类先天免疫细胞不仅在免疫防御中起作用,还在皮肤形态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通过与非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毛囊形成、无瘢痕伤口愈合以及皮肤血管生成等。

此项研究作为人类细胞图谱计划的一部分,揭示了皮肤构成和再生的“秘密”,首次证明巨噬细胞对人类皮肤早期发育起着关键作用。这为改善其他组织类器官的血管形成提供了新选择,也有助于开发新型类器官模型,揭示特定的突变是如何导致先天性皮肤疾病的,比如水泡疾病和鳞状皮肤。

研究成果还为瘢痕修复提供了思路。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1亿人被烧伤,尽管皮肤具有显著的自我愈合能力,但严重烧伤难以完全再生,导致难治性伤口和瘢痕形成。此项研究或许可以发挥免疫细胞的作用,帮助烧伤患者进行皮肤移植。

这项研究为无疤痕愈合提供了生物学基础,后续还待进一步研究这些细胞间的相互关系阐明其机制。相信随着对人体胚胎皮肤图谱研究的加深,未来或许真的可以从根源上治疗皮肤病,让皮肤病患者、烧伤患者重获“婴儿般肌肤”。(来源:泰安市科协)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