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牛强
新泰市民政局创新实施“141”工作法,扩大“幸福敲门·暖心助老”项目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整合各类资源,落实28项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丰富养老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养老服务更有广度、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突出“一盘棋”
服务网络更有广度
新泰市民政局紧抓机构改革契机,统筹整合老龄及养老工作职责,构建功能衔接、服务互补、区域联动的养老服务网络。横向建立由卫健、人社、医保等15个部门组成的老龄及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纵向加快市、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市级层面打造市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乡镇层面按照区域划分,依托乡镇敬老院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层面,依托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以农村幸福院为依托,建设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站。
突出“四条链”
管理服务更有温度
完善政策链。新泰市民政局制定出台《全市促进养老服务消费行动计划》等政策性文件及配套政策,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从好向优转变,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优化设施链。进一步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开展“六助”服务,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进一步激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活力。规范清单链。结合实际,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落实动态调整机制,联合人社、教育等12个部门出台《新泰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按照清单化、项目化、规范化要求,进一步提高新泰市养老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充实活动链。依托新泰市37家“幸福食堂”,试点开展“幸福敲门·暖心助老”慈善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一餐热饭”,切实解决了部分高龄、失能、独居困难老年人的就餐需求。
突出“一池水”
产业发展更有深度
创新“养老+”模式。新泰市民政局依托和圣园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实施“文旅+养老”品牌工程,推进养老项目进园区,打造“文化+科技+生态”的“三位一体”示范性高端康养综合体。进一步强化项目储备,高效利用福彩公益金、财政资金补助等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规范委托运营。采取委托运营的模式,将汶南、宫里等7家乡镇敬老院委托给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专业机构组织运营,实现养老设施资源合理配置,机构服务管理全面规范,进一步提高公办养老机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构建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发展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机制,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促进文化、旅游、餐饮、家政等行业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促进养老企业连锁化、集团化发展。大力培育养老服务行业组织,发挥行业协会积极作用。推动更多公益慈善、志愿服务力量参与、支持养老服务,打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