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实施泰安市肉鸭产业低碳发展标准示范项目,制定肉鸭养殖两项团体标准,完成肉鸭碳足迹核算报告,是国内首个覆盖肉鸭养殖全产业链的低碳标准体系,填补了行业空白。深入推进“智改数转”,山东生猪交易市场持续完善,将育种、养殖、屠宰、交易等各环节线下业务整合至线上平台,优化运营效率、提升用户效益,平台业务增长不断加速。今年以来,完成生猪交易量16.3万头、交易额1.85亿元,累计实现交易额5.6亿元。全国肉鸭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入驻商户106家、实现合同签约7935份,累计交易额7.44亿元。宁阳县加快奶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奶农“养加销一体化”试点,推动智能鲜奶机进社区,已完成17个社区智能鲜奶机的安装运行,活跃会员数达6100余户。拓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我市重点推进牛羊集中屠宰,按照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分类实施、集中管理的原则,充分发动有意愿的县(市、区)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牛羊集中屠宰场,带动肉牛肉羊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市共建成牛羊屠宰企业6家,在建2家。宠物饲料重点发力,国宠宠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泰宠宠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取得海关出口注册登记证书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迈出产品“出海”第一步。1至5月,全市宠物食品行业实现总销量27614吨,同比增长20%;行业总产值达3.6亿元,同比增长15%。推进品牌建设,新泰市莲花山养蜂园产品在山东省首届优质品牌蜂蜜品鉴大赛中荣获大赛金奖和银奖;西之盟、众客食品、汉威集团、金兰奶牛4家企业成功入选“泰好品”质量公共品牌,畜产品品牌认可度不断提高。
筑牢监管防线,保障行业质量安全。我市强化屠宰环节监管,持续推进《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GMP)实施。组织县(市、区)畜牧、农业执法力量,对全市生猪屠宰企业进行拉网式全覆盖交叉排查整治。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我市印发《泰安市2025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明确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方向。积极推进鲜鸡蛋承诺达标合格证电子出证工作,助力禽蛋科学溯源。全市鲜鸡蛋合格证试行主体28家,附带合格证上市的鲜鸡蛋达2814吨。我市印发《泰安市保障直供学校畜产品质量安全“六个一”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常态长效工作保障机制;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强化生猪屠宰检疫监管,加强异常检疫信息预警追溯处置和输入动物管理及落地报告,严防畜禽运输、屠宰未经检疫等违法违规行为。
织密防控网络,守牢生物安全底线。我市抓实动物疫病免疫监测,扎实完成春季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全面推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应免畜禽免疫率达100%;及时做好春季动物疫病免疫效果集中监测、非洲猪瘟防控监测和主要人畜共患病监测,完成日常风险监测及集中监测,监测场点1100余个,病原学和血清学样品3.8万余份,有效评价免疫效果和对野毒感染监测预警;加强人兽共患病联防联控,深化联防联控机制运行,与市疾控中心共同推进布病基层乡镇“消红行动”;不断完善基础建设,申请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机制;新争取实施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30个,全市已经和正在改造的乡镇兽医站达27个,占全市的88.9%;公布运行11家动物狂犬病免疫抗体检测实验室,填补我市空白。
全市畜牧兽医系统将抓好稳产保供,稳定生猪产能、奶业生产;聚力数智赋能,完善提升综合服务平台;锚定提质增效,抓好肉鸭全产业链项目实施,推动屠宰规范提升,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综合防控,抓实疫病防控基础,强化人兽共患病联防联控,推进疫病净化和区域化管理;聚力安全监管,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加强行业监管与农业综合执法协作配合,抓好畜牧业生产安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切实筑牢安全发展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