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8日讯(通讯员 陈士明)近日,东平县审计局立足监督职责,聚焦“政策落实、造价控制、后期管护”3条主线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专项审计调查,助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为东平县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审计力量。
聚焦政策落实,确保矿山系统化治理。东平县审计局紧扣中央及省、市关于矿山生态修复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系统核查矿山生态修复政策执行情况。重点关注是否做到“一矿一策”治理、实施方案编制是否科学、土石料利用方案及变更设计是否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聚焦造价控制,助力节约建设成本。东平县审计局通过现场勘察、无人机航拍,结合点云三维模型和矿山修复前现状数据比对,重点关注修复质量是否达标,签证手续是否完善,隐蔽工程计量是否准确,审查是否存在高估冒算、偷工减料、借矿山生态修复名义行开采之实等问题。
聚焦后期管护,巩固修复治理成效。东平县审计局重点关注管护职责是否履行、管护任务是否落实、管护效果是否达标等。借助实景三维模型和正射影像,实现绿化苗木“图”上清点,审查是否存在修复工程损毁、苗木枯死等问题,促进施工单位积极履行管护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