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东平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弘扬拥军优良传统 促进部队法治建设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鱼跃人欢 产业兴旺
弘扬革命精神 强化使命担当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
普及交通安全法规 守护群众出行平安
抢抓种植茬口 做好棚间管理
为首批观护对象授法治课
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优化县域营商环境
立足监督职责 助力矿山生态修复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7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平街道科技赋能驱动渔业转型升级
鱼跃人欢 产业兴旺

 

本报7月8日讯(通讯员 霍宁宁)近年来,东平街道大力探索特色养殖产业发展路径,依托科技赋能驱动渔业转型升级,打造鲈鱼育苗温室、虾类养殖大棚等特色项目,推动“传统渔业”向“智慧渔业”的转型扩规,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走进东平街道旭丰生态家庭农场2400平方米的现代化玻璃温室内,18个直径7米的圆形养殖池有序排列其中,温室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通过微滤机、竖流沉淀器、生化舱等精密设备,实现对溶氧量、水质等关键环境参数的精准调控,为鲈鱼生长创造了稳定、优质的环境。特别配备的水源热泵,在冬季能将水温恒定保持在24摄氏度左右,打破了季节限制,成功实现跨冬育苗。

一桶桶活蹦乱跳的鲈鱼苗被投入养殖池,激起层层水花。“目前我们投放了20万尾鲈鱼苗,这些鱼苗到9月初就能长到1两多重,按九成的存活率算,能收上来9000公斤。”农场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到今年9月,鲈鱼育苗温室就会进入稳定生产期,每年养两茬鱼,夏天一批、冬天一批,充分利用玻璃温室进行反季节养殖。

20万尾鱼苗跃入水中,不仅激活了旭丰生态家庭农场的池水,更为东平街道生态渔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东平街道将持续探索多元化养殖模式,提升生态渔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奋力描绘“鱼跃人欢、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