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3日讯(通讯员 田会芳)面对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现实挑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分局积极响应国家“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号召,以提高亩产效益为核心目标,通过“盘活存量、严控增量”双向发力,全面推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资源根基。
在批而未供土地处置方面,该分局创新采用“分类施策、协同推进”的模式,对于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块,加快土地出让流程,引入优质项目;对于因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闲置的地块,由平台公司先行投资建设,完善配套后再推向市场。截至2025年6月底,泰安高新区共完成329亩批而未供土地的有效利用,使得“沉睡”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针对闲置和低效用地,该分局打出“清理、盘活、升级”组合拳,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全区闲置土地进行地毯式排查,依法依规收回长期闲置土地,并通过土地收回再出让、合作开发等方式,推动低效用地的二次开发。如奥特置业原有厂区因土地利用率低下被纳入政府储备,目前已进入挂牌公示阶段,低效用地正逐步转化为发展新空间。
在严控增量环节,该分局着力构建全流程监管体系,从源头上保障土地高效利用。该分局建立以亩均税收、亩均产值、科技创新等为核心指标的项目评估体系,明确新引进项目的亩均效益标准,确保优质土地资源向高效益、高成长型企业集中;全面推行“标准地”出让模式,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大幅缩短建设周期。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更成为撬动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杠杆。
系列举措实施以来,泰安高新区土地资源配置得到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不断升级,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分局将持续深化土地管理改革,探索更多资源集约利用新模式,让每一寸土地都产出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