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视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烤炉边的诚信:无人值守的烧饼卷摊
  
  版面导航    
2025年7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烤炉边的诚信:无人值守的烧饼卷摊

金海蓝用特制的烤炉做烧饼卷。
金海蓝将烧饼卷翻面。
顾客在无人值守的烧饼卷摊自助扫码购买。
金海蓝在案板处忙碌着。
金海蓝将烧饼卷放入锅内烤制。
金海蓝熟练地把面团均匀分成小块。
顾客骑行20多公里购买烧饼卷后返程。
 

记者 隋翔/图 刘小东/文

黎明时分,盛夏时节的天地间依旧被闷热笼罩。泰山区省庄镇芝田村村民金海蓝老人的小小操作间内,炉火却早已燃起。木柴在火炉中噼啪作响,锅里10个烧饼卷正被炉火烘烤出诱人的麦香与芝麻香。

金海蓝今年70岁,岁月并未黯淡她眼中那抹明亮的光泽。她常说:“哭是一天,笑是一天,为啥不乐乐呵呵?”这笑声背后,是一条不寻常的“创业路”。

六十多岁时,金海蓝还在工地奔波,当年龄筑起高墙,外出打工已不现实,金海蓝回到家中,跟亲家学做烧饼卷。“亲家家里传下来的手艺,得有200年了。”这看似简单的烧饼卷,金海蓝却用了两年时间,才真正掌握制作的诀窍。

“火候非常重要,火大了就焦煳,火小了又不够酥脆。”金海蓝说道。烤炉分两层:底部锯末暗火慢煨,上部柴火明火匀烧,两边都要顾好。为了做出那一口酥脆鲜香的烧饼卷,金海蓝每天凌晨一两点就起床,光是点火就需要近两个小时。案板之上,老面与嫩面交融、发酵、上秤、擀平,撒上精心炒制的芝麻——每一个步骤都展现出手工的技艺。

特制烤炉中,锯末暗火与柴火明火上下交织。炉火温热,香气乘着晨风,悄然潜入邻里巷陌。

从芝田村牌坊往里走,路边有一个无人看守的小摊,牌子上写着“杨家烧饼卷”5个字和联系方式,旁边框里摆放着一袋袋分装好的烧饼卷,一种是10个1袋,一种是20个1袋,售价1元1个。这就是金海蓝的小摊,这里没有收银员,也没有监控,只有两张收款码,全凭顾客自觉扫码付款后拿走。

“我不识字,从我做烧饼卷开始就在大外孙的帮助下弄了收款码放在那。现在是和谐社会了,大家都讲诚信,我也放心。”金海蓝笑着说。曾经有个顾客拿了40个烧饼卷,回家后发现只付了20元,又专门折返回来扫码补齐了剩下的钱,这样的诚信之举让金海蓝十分感动。

随着一些人将金海蓝做烧饼卷和无人看守小摊的视频发到网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柴火烧制的老式烧饼卷,不少人专程前来购买。采访当天,清晨六点半,两位顾客专程从20多公里外的泰安高新区骑行而来。“一个星期前,我们在抖音上看到视频后就想来买,一直没时间。今天过来品尝,真的很好吃,就喜欢这种焦脆的,比电烤的香多了。”顾客张女士说。

如今,金海蓝1个小时最多能做40个烧饼卷,1天最多也就做200个,常常供不应求。即便夏日闷热、冬天寒冷,甚至下雨天,她也从未停歇。“不想让大老远来的人扑空。”金海蓝每天请小外孙发视频广而告之,如同一种无声的诺言。

金海蓝对每个顾客都十分热情,古稀之年,依旧坚守着这份手艺。而对于未来,金海蓝也有自己的打算,“我今年70岁,还能做烧饼卷,等我不做了,闺女会继续做下去,把这柴火烧饼卷的味道一直传下去。”炉火映红了老人朴实的笑脸,温暖着路边那个无人值守的烧饼卷摊。火光跃动间,这份朴实的信任将代代相传。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