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2日讯(通讯员 王国梁 矫瑞刚)近日,泰安银行成功接入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运行维护的“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成为山东省首批接入该国家级平台的城市商业银行,这标志着该行在运用金融科技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方面迈出新的一步。
资金流信息平台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其核心功能在于整合分散在金融机构的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息,构建全面、动态、多维度的企业信用档案,从根本上破解长期制约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信用白户”难题。该平台汇聚了企业真实的经营流水、收支状况、偿债能力及历史履约行为等关键数据。在获得企业充分授权后,银行可通过该平台便捷查询企业的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精准“画像”企业经营健康度。这一变革性举措,使贷款审批告别了过度依赖抵押担保传统模式,转向“以数增信”“让数据说话”,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大幅提升了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和审批效率。
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首日,这一优势便得到充分体现。西之盟(山东)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农牧行业深耕细作的优质实体企业,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产生了新的资金需求。在受理企业融资申请后,泰安银行通过平台实时获取了企业客观、连续的资金流数据,将平台提供的动态信息,与客户经理前期深入企业实地调研掌握的资料进行交叉验证。基于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的精准把握,泰安银行高效完成了风险评估和决策流程,当日即给予该企业1000万元授信额度。此举不仅满足了企业迫切的资金需求,还是“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资金流信息平台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此次成功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并高效完成首笔授信,是泰安银行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具体行动。泰安银行将以接入国家资金流信息平台为契机,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深度挖掘平台数据价值,努力将平台的“数据力”转化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驱动力,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