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毕凤玲
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系。市科技馆在市科协党组的领导下,积极打造“星火科普·筑基强素”特色工作品牌,厚植科学教育沃土,点燃青少年创新梦想,形成了具有泰安特色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模式。
作为中国科协首批认定的“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市科技馆充分发挥科普主阵地作用,大力开展免费开放和科学教育活动,点亮了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灯塔。市科技馆内设有电力展厅、VR展厅、科普5D影院、儿童科学园、科学剧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无线电科普教育基地等10个展区和体验中心,展品数量达300余套(件)。近两年,市科技馆累计接待观众40.1万余人次,接待团队331场,举办科学实验秀演出425次,放映5D电影1496场。
市科技馆定期改进展品布局和展览环境,做到展览常展常新。2024年,市科技馆对上争取科技馆免费开放中央补助资金305万元,对展厅进行重新调整,优化展区空间布局和展品互动效果,对基础学科体系进行系统分类,设置了力学之巧、声光之美、电磁之谜、生命之奇、科学趣发现五大子展区,使展品分类更清晰;新增了彩带精灵、悬浮的灯泡、模拟太空舱等展品,为VR展厅的宇宙飞船更换了新的设备头盔;升级改造自然资源展厅,以泰安的自然资源为背景,结合现有的标本资源,打造独具泰安特色、贴近自然、生动有趣的自然资源展厅。
作为市科技馆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方式,流动科技馆巡展近两年先后走进55所学校、13个社区(村)及3家企业机构,受益人数达13万余人次。自启动运营以来,科普大篷车先后走进11个社区(村)、37所学校开展了48场科普活动,惠及群众5万余人次。
去年9月,市科技馆牵头成立泰安市科普场馆联盟,全市72家科技、文博类科普场馆,企事业单位、高校及科研院所、学会机构开办的科普场馆加入联盟,以联盟为依托,倾力打造“科技馆+”泰安科普欢乐游品牌活动,各单位协同开展各类科普联合行动,推动形成矩阵式科普服务体系,对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市科技馆积极探索科普助力“双减”新模式,推进科普进校园进课堂、科普报告百校行等活动,广泛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青少年更好成长“加分”。市科技馆会同教育部门遴选推荐了一批思想品质优秀、科普经验丰富的科学家、科技人才、科普工作者,到学校作高水平科普报告,让学生与科学家“零距离”接触;先后举办了“培基铸魂、润物于心”系列科普报告进校园、2024年山东省青少年科普报告百校行、希望行泰安站科普报告等活动。市科技馆通过举办一系列科普报告会,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助推我市“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为了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市科技馆以青少年品牌赛事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科普竞赛活动,搭建青少年科学创新平台,组织、参与、承办多项青少年赛事,持续擦亮青少年品牌赛事活动名片。市科技馆先后承办了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综合赛区选拔赛、第38届泰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泰安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科普知识竞赛决赛、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及作品大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等10项赛事。
近年来,市科技馆把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作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为抓手,深入挖掘优秀科普资源,不断探索创新科普工作模式,引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据介绍,市科技馆将始终坚持科普为民、科普惠民的工作理念,大力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