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防消联勤”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维护景区旅游安全秩序
重温入党誓词 铭记初心使命
艾草香里的夏日养生新时尚
一家川菜馆的诚信答卷
6元理发摊 服务老街坊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5年7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6元理发摊 服务老街坊

 

□记者 杨玉洁

“哎!来了!”听到熟悉的吆喝声,71岁的理发师邓兆胜抖开围布站起身。他笑着说,“昨天这位老主顾就给我打电话约了剪头发,可不能让人家等着。”

在泰城城西,一把家用椅子,一张小圆桌,撑起了邓兆胜的理发摊。小喷壶、手推剪、海绵刷、小篦子……桌上整齐摆放着他的“全部家当”,旁边立着“理发6元”的手写招牌。

“有手艺,走到哪里都饿不着”

1954年出生的邓兆胜至今仍保持着写毛笔字的习惯,招牌上的毛笔字工整有力,吸引了不少来往行人的注意。

“大家都说我写了一手好字,是教书的材料。”邓兆胜一边给菜贩韩师傅修剪鬓角一边介绍,“校长让我留校教书的时候,我虚岁才17”,当时他还兼着给生产队写标语、发言稿的活儿。然而,邓兆胜却另辟蹊径,选择了学习理发这门手艺。“那会儿我就觉得,手艺是铁饭碗,有门手艺,走到哪里都饿不着。”邓兆胜说。

进理发店学徒是邓兆胜迈出的第一步。做学徒的几年,他把老师傅的手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初选择的这条路,他一走就是几十年。如今,邓兆胜支起了这个价格实惠的理发摊。

“服务跟得上,

来理发的人就多”

“女同志需要留鬓角,男同志后颈要修短。”邓兆胜左手持梳、右手拿剪,手上的活儿稳稳当当。“天热了,发型干净利索,人才精神。”

没有花架子,平头、寸头、修剪、染发,邓兆胜样样拿手。从业几十年,邓兆胜不仅理发的手艺越来越好,还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生意经:服务跟得上,来理发的人就多。

“你的头发比较硬,修短点儿才能服帖。”“圆寸比较适合你的头型,做出来保管精神。”邓兆胜边修剪边跟顾客交流发型。一上午,邓兆胜忙得没有时间休息,前脚刚送走一位顾客,后脚又来了一位。邓兆胜顺手给拾掇利索,没有额外收取费用。

邓兆胜总说,“上了年纪,理发更要上心,活儿要干好,招牌不能砸,价钱便宜,手艺可不能打折。”

“我这匹‘老马’还能接着跑”

早上8点出摊,下午6点收工,邓兆胜的理发摊就像个老挂钟,准时准点。理发雷打不动6元一位,染发套餐不超过30元。“这样的收费现在可不好找,老邓是独一份儿。”韩师傅竖起了大拇指。

“都是老街坊,图个方便。”邓兆胜擦擦剪刀说,“老顾客照顾生意,咱就把价格定得低一点。”没顾客的时候,他就跟街坊拉家常,有人来了,就专心干活。“挣多挣少不打紧,重要的是有个营生,总比闲着强,我这匹‘老马’还能接着跑。”邓兆胜说。

邓兆胜的理发摊随着季节变化变换地点,为了方便顾客寻找,他专门印了名片。“专业理发”“从头开始”,这是他的招牌,也是他的坚持。有人劝他涨价,他总摇头:“够吃够喝就行,要那么多钱干啥?”

如今,这个6元理发摊已成为街边一景。邓兆胜表示,只要还干得动,这摊子就会一直摆下去。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