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汲泰山泉水,经过炮制、捣香、精修等13道工序,融合浮雕工艺,历时月余成型,方寸之间凝结着“五岳独尊”的山岳意象与“旭日东升”的文化意象。这款斩获山东工美金奖的作品,不仅是芳香避秽的养生之物,也是泰山平安文化的流动符号。
在吴秀欣的工作室里,线香、盘香、香囊、香牌等传统物品与冰箱贴、发钗、耳饰等现代生活用品碰撞出创意火花。泰山蜡梅香膏精选泰山蜡梅入料,将“傲雪凌霜”的自然意境封存于瓷罐;承载大汶口文化的镂雕梳子融入灵芝、何首乌,兼具按摩、疏经等多种功能……这些文创产品既保留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传统,又通过“泰山元素+实用设计”叩开了年轻消费市场的大门。
“让香文化走进千家万户,首先要让人们触摸到它的温度。”吴秀欣带领团队构建起“体验+传播+产业”的立体化发展模式,进校园、社区、文化馆、博物馆宣传泰山香艺,已为500余家单位、30余所学校等开展了公益传习活动;通过山东岩岩文化平台将香文化带进商超,带领客户制作香囊、香牌、香枕、香捶等;与山东诚之旅旅行社合作,将香艺体验嵌入泰山旅游线路,让游客亲手制作篆香,体验千年香文化。
在“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专列上,二十四节气主题香品随列车穿行,把“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民俗转化为沉浸式旅游记忆;在非遗市集上,“锦上妙品”品牌的香珠手串、香膏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国潮伴手礼;“茶说香悦”文化展演体系将茶艺与香艺融合为舞台艺术,通过专业表演团队,让中华香文化在泰山茶“喊茶节”等各类文旅民俗节庆活动的舞台上焕发光彩……如今,吴秀欣培养的43名专业香艺师活跃在文化传播一线,研发的上百种文创产品形成矩阵,非遗技艺正通过“手艺+文创+文旅”的链条实现价值重构。
泰山香艺的蝶变印证着非遗传承的时代命题:唯有让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同频共振,才能让千年古韵在“非遗+文创”的沃土中生生不息。“泰山香艺,香自泰山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非遗文创的研发,让这缕穿越千年风雨的馨香飘得更远、传得更广。”一个个吴秀欣正以创新之笔续写千年香脉,让非遗成为流动在当代人指尖的温度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