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皓若
主持人:近年来,泰安市精神病医院聚焦“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核心目标,不断加强医院管理,持续提升服务质量。请问为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就医便捷度和舒适度,泰安市精神病医院做了哪些工作?
马猛:晨间守护,适应患者服务需求。针对早上门诊患者较多、住院患者晨间服务需求较多的现状,近年来,全院职工一直坚持7时30分之前到岗,门诊各诊室、窗口7时30分准时开诊提供服务。
智慧赋能,提升群众就医效率。实现微信公众号、电话等多渠道预约,预约时段精准到10分钟以内;推行“先诊疗后付费”;通过分时段预约、智能导诊分流,确保患者等候时间小于20分钟;支持身份证、电子健康卡、社保卡等多介质就医服务,实施诊间结算,检查结果互认并实时推送。
优化流程,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医院建立“一站式”住院服务中心,为患者入院、出院等提供全流程、集约化服务,同时,医院一直以来对所有来诊患者车辆提供免费停车服务。
适老服务,让老年人“医”路畅通。保留挂号、现金缴费人工窗口;设立“老年人就诊服务处”“老年人优先窗口”,提供全流程陪伴;提供居家延续服务;配备必要的无障碍通道及设施;加强住院老年患者安全风险管理;引导老年人科学合理用药。
优化环境,全方位保障患者安全。设置独立心理咨询室、儿童青少年家长陪护区,保障诊疗安全感;住院患者牙具、餐具专门设计采购,提供安全恒温饮用水、安全恒温洗澡水等,保障患者安全。
主持人:请问医院在强化专科建设、提升专科服务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马猛:精神科门诊筑牢基础诊疗防线。医院精神科门诊持续完善常见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及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能力,综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治疗手段协同应用;结合临床症状、社会功能评估及生物标记检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心理科门诊深化专业心理服务。由资深心理专家团队领衔,系统构建心理评估与治疗体系,丰富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多种循证心理治疗技术,结合必要的药物治疗,为各类心理障碍及困扰人群提供专业化、个体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同时,持续开展案例研讨与技能培训,提高复杂心理问题的干预水平。
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呵护成长关键期。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配备专业团队,重点提升对学习困难、情绪障碍、行为问题、网络成瘾等青少年常见问题的精准评估、心理干预和转介能力,积极探索“学校—家庭—医院”协作模式。
老年心理门诊提供适老化服务。老年心理门诊聚焦老年期抑郁、焦虑、痴呆及相关精神行为症状的系统诊疗,整合精神科、老年医学专家资源,提供个性化治疗服务。
睡眠门诊精研睡眠障碍诊疗。医院整合多学科资源,系统开展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等各类睡眠疾病的专业化评估与综合干预。
主持人:请问医院在深化服务特色、提升服务质量方面有哪些举措?
马猛:“全程主动引导”服务。医院根据来院就诊患者需求,开展导诊“全程主动引导”服务。在导诊台设专职人员,全程陪同首次来院患者、老年人等群体就医、检查和取药。
开展“无陪护”服务。医院精神科病房全面推行专业化“无陪护”服务,由专业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24小时精细化生活照料、病情观察和医疗协助。同时,医院通过定期探视、电话沟通及医生反馈,确保家属充分了解患者病情。
“全流程无差异”服务。在入院环节,免费为患者提供洗漱用品、被服等基础生活物资,实现“拎包入住”;住院期间免费供应牛奶、鸡蛋、水果等营养品;每月调整食谱,科学搭配膳食。
主持人:请问医院在发挥医疗资源优势、提高全市精神卫生工作水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马猛:做好心理援助热线服务。早在2020年2月,全市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8880120就在医院开通;2024年12月31日起,全国统一的心理援助热线“12356”开始使用。截至2025年6月25日24时,心理援助热线共接听群众咨询9208个,处置高危来电27个,联动警方处置13个。
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医院派出专家团队持续走进中小学,积极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成瘾、压力管理等差异化心理健康讲座,受益学生3000余人次;加强职业人群心理服务,2025年开展省级职业心理巡讲、市级职业病心理健康宣讲等,受益人群1500人次;每年到社区开展精神健康义诊活动,为居民提供血压、血糖检测及心理初筛服务;医院在《泰安日报》《泰山晚报》开设“关注心理健康,塑造健康生活”专栏,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此外,每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积极向群众宣传精神卫生知识;中高考前后,及时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支招减压。
守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医院现已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学院和泰安市护理职业学院等驻泰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合作,开展健康科普,提供心理健康专业评估及疏导。
筑牢社会心理安全防线。目前,医院已与市福利院、市救助站、市看守所等单位建立了心理健康服务合作关系,畅通转介渠道,针对特殊需求开通专家坐诊服务,有效保障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
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深入开展“万名医护进乡村”行动,医院目前派遣3名专家到东平县精神病医院开展业务帮扶;选派3名主治医师以上家庭医生,分别与东平县、新泰市、岱岳区的乡村建立对口协作服务关系;派遣1名“业务院长”下沉新泰市刘杜镇卫生院进行驻点帮扶和巡回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