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30日讯(记者 董文一 通讯员 袁林雨)近日,一个暖心故事在岱庙街道迎暄社区上演。一张民警联系卡连接起社区与户籍窗口,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家门口”的贴心服务。
近日,迎暄社区居民王女士在楼道里看到了张贴的社区民警联系卡,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求助电话:“我女儿腿脚不便,身份证过期了,实在没办法下楼办理,能不能想想办法?”
民警陈勇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给岱庙派出所户籍窗口。“群众的事就是大事,我们马上安排。”在户籍民警于文婧的肯定答复下,辅警刘晓迅速着手准备,带上专业照相设备、身份核验材料,赶往王女士家中。
“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打个电话你们就来了。”看到辅警刘晓上门服务,王女士感激地说。刘晓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认真核对身份信息,随后与王女士一起搭建临时简易照相背景。其他工作人员则帮忙调整角度、指导姿势。经过大家的努力,一张合格的人像照片采集完成。“楼道里贴着民警电话,有困难随时能联系上,我心里特别踏实。”王女士感慨道。
这是迎暄社区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社区通过“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机制,常态化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活动,将民警联系卡张贴到每个楼道,确保群众有困难时能第一时间找到人、办成事。同时,社区与派出所建立高效联动机制,形成“群众吹哨、部门报到”的快速响应模式,让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