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秦瑶
近年来,上高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理念,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创新推进农体工商与文旅深度融合,构建“全景全业全时全民”文旅新格局。
农文旅融合,科技赋能田园综合体,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街道以“农业+文化+旅游”为路径,推动传统农业向体验型、智慧型产业转型。魏家庄村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科技小院”,引入水肥气一体化灌溉系统、自动化设备等,实现节水10%、减肥20%,带动西红柿增产10%;整合农业生产与文化体验资源,打造集采摘、科普、露营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创新推出“农业研学+非遗手造”活动,将农事体验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吸引城市家庭游客年均超10万人次;利用紧靠辛泰铁路线的区位优势,打造“‘魏’来拾光”火车露营基地,在此基础上,开设团建、垂钓等服务项目,预计年可接待游客5万人次,集体收入增加180万元。此外,西张庄村开心采摘园依托10个高标准果蔬大棚种植红墩墩西瓜、葡萄、火龙果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四季采摘+线上销售”模式,年增收20余万元,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
体文旅融合,赛事经济撬动全域流量,点燃文体旅消费热潮。街道以体育赛事为引擎,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城南印象·泰山城市广场举办“村BA”篮球赛,吸引泰山区10支队伍120余名运动员参赛,赛事期间同步开展的“泰山天烛·点亮城市夜经济”活动通过传统民俗展演、“网红”美食市集等形式,实现文化、消费“双丰收”,带动周边农副产品等销售额超100万元。城南印象·泰山城市广场项目全面运营后,预计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今年6月,街道承办首届“全国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交流比赛大会暨段位积分赛”,全国13省26支代表队参赛。此外,街道连续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乡村体育“四赛”等品牌活动,并结合“啤酒节”“音乐节”等,打造“赛事+文旅+消费”闭环发展模式。
工文旅融合,工业遗产焕发新生机,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标。街道挖掘工业文化资源,推动工业遗产向文旅IP转化。鲁普耐特绳网博物馆作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通过实物陈列、实景模拟等方式展示绳网的文化历史与现代应用,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周边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解决就业100余人。该项目还开发绳网主题研学课程,与山东服装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展创意设计大赛,推出绳网文创产品30余款,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山东出版文创设计产业园则聚焦“工业+文创”,引入今日传媒等10余家文旅企业,举办“非遗手造进园区”、工业设计展等活动,年吸引研学团队50余批次、游客2万余人次。此外,街道依托鲁普耐特集团“工业+”文旅融合项目,打造集生产参观、科普教育、户外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线路,被列为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
商文旅融合,商圈升级与数字赋能并重,构建消费新场景。街道以文商旅综合体为载体,推动商业街区提质增效。城南印象·泰山文商旅综合体涵盖文旅休闲、教育培训、餐饮住宿等八大业态;喜事汇婚礼主题酒店新建两处高端轻奢婚礼大厅,成为泰城东部标杆性婚庆场所;正在建设的“平安里”步行街规划集生活服务、互动演艺、美食特产于一体,预计可挖掘山东农业大学2.5万名在校师生及周边居民的消费潜能,带动项目整体收入提升30%。同时,街道成立“红e谷”电商党建联盟,整合隆泰电商、振农电商等资源,开展“红色助农”直播活动,2024年累计销售草莓、花生油等农产品超500万元,培训电商人才2000余人次。此外,泰安吾悦城市广场、泰安文旅小镇等商圈通过举办“国潮市集”等活动,年吸引客流超百万人次。
上高街道通过农体工商与文旅融合发展,形成了“农业强、文化兴、体育热、工业活、商业旺”的生动局面。街道将继续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策划“啤酒节”“音乐节”等大型活动,加快推进云图智慧中心、中医二院医共体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推动全域文旅向更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