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有市民反映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我们在小程序看到后,立即通知我们的专员,半小时就可解决。”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环境管理科科长李大鹏说。
“文明监督员的线索反馈,是对交警执法管理的有益促进,提升了交通管理的整体效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科科长张莉表示,他们对线索及时进行处理,使一些常见的交通陋习和交通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治理,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交通环境。同时,文明监督员的线索反馈也拓展了交警执法线索的来源渠道,弥补了交警现场巡逻执法警力资源有限、电子警察抓拍点位固定的不足,让交警能及时响应,精准执法。
这种“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数有所为、治有所效”的闭环机制,正是科技赋能下治理效能跃升的生动体现。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爱泰安随手拍”小程序共收到文明监督员提报的点赞与曝光线索1.3万余条,筛选出3000余条有效线索进行整改。
数智驱动
构建长效治理新生态
“爱泰安随手拍”的成功实践,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数字化动力。从2020年初创的“文明泰安随手拍”到2024年升级改版的“爱泰安随手拍”,它通过简单直接的方式、贴近群众的定位,更加高效地收集、处理市民意见,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让文明创建更接地气。通过5年的探索与实践,该平台逐步成为集信息采集、整理、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实现了从数据收集到成果应用的全链条服务。
“‘爱泰安随手拍’是一场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发起的‘双向奔赴’。”泰安市文明办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这里有发现问题的‘眼睛’,更有解决问题的决心与行动;有市民的热情参与,更有政府的快速响应与制度保障。它生动诠释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面向未来,泰安市将继续深化数字化建设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应用和实践创新,持续深化市民参与机制,让“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每一次“随手拍”的闪光,都将被转化为优化城市治理、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宝贵动能。
“爱泰安随手拍”的实践探索,不仅点亮了一座城市的文明之光,更为数字赋能城市文明建设提供了富有启示的“基层样本”——唯有依靠群众、赋能群众,让科技与民智在治理中深度融合,才能绘就城市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最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