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政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情暖援疆路 “医”心护健康
市交通运输局开展 “党建+暖心”网约车年审帮扶活动
深化“四动工作法”内涵 高质量提升基本培训质效
宣讲进社区 安全不松懈
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 二期项目通过交工验收
全力打造阳光交易新生态
银企合作共筑反诈防线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新推行分散评标模式
全力打造阳光交易新生态

 

□通讯员 李文燕

近年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立足深化改革,持续探索评标模式创新,相继推出“不见面错位评标”“不见面异室分散评标”“多点分散评标”等举措,通过实现评标专家分散作业、物理隔离专家与代理机构工作人员及招标人代表等,进一步扩大评标专家席位分散范围,方便专家就近参与评标,促进市、县评标资源高效共享,持续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双提升。截至2025年6月23日,全市共开展多点分散评标项目(标段)321个,交易金额75.73亿元。

◆构建全域协同场地管理机制,实现评标资源高效配置

2024年3月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原则,对市级中心及5个区县分中心评标场地进行全面升级,打造形成“1+5”联动评标体系。全市共设置开标席位23个、评标席位242个,对多点分散评标席位配备独立监控,完善视频会议系统功能。与“爱山东”对接,开发“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专家席位预约”系统,实现评标专家在线自主选择评标地点,避免场地闲置或冲突,确保评标工作有序进行。设置专家封闭评标区、招标人代表专用评标室、代理机构工作室、监控室、见证室等多个相互独立的工作区域,实现代理机构与评标专家物理隔离,实现评标模式由“一标一室”向“席位制”转变。

◆建立规范统一时间管理机制,有效防范评标廉政风险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市发改委、市住建局等五部门出台《泰安市工程建设项目多点分散评标实施方案》,明确“三步走”实施路径,为分散评标工作有序推进提供制度保障。将专家抽取时间压缩至开标前2小时,统一设定每日9时、14时两个开标时段,推动专家就近选择市交易中心或分中心参与评标的同时,增加项目不确定因素,减少专家身份信息被甄别、泄露的可能,降低围堵专家等可能影响评标公正的风险。

◆打造全程物理隔离评标机制,筑牢公平公正评审防线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严格划分专家评标区、代理机构工作区、招标人代表评标区,通过人脸识别闸机实现物理隔离;设立专家专用通道,确保社会专家与招标人代表双方全程互不见面,从源头上切断可能存在的信息传递途径。实行评标专家盲抽、评标地点盲选、评标席位盲分、技术标暗标盲评“四盲”评审,通过全流程随机化、匿名化机制,构建招投标领域公平竞争“防火墙”。升级电子评标“四合一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代理机构与专家文字交流、全程留痕、在线服务,评标过程全程可追溯。实行人员动态管理,现场见证人员退出评标室,在监控室在线服务与见证;科学设置现场工作人员岗位,打破固定人员配置,实行定岗不定人轮岗制度;认真落实现场问题处理登记制度,及时记录现场见证人员、技术人员等进入评标室处理问题情况,全方位保障评标过程公平公正。

◆完善智慧监督平台运维机制,提升全流程监管透明度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117个行业监管部门分配账号,实现项目信息精准推送;根据住建等行业监管部门需求,实时推送评标现场视频,助力监管部门实现在线监管,累计推送项目16989个。配合纪委监委建设运行智慧监督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自动预警涉嫌违法违规行为,预警提示及处理情况自动记录,纪委监委在线获取行业监管部门履职情况,有力实现了“监督再监督”,累计监测项目14704个。升级“资信业绩同步推送公示系统”,在开标同时将投标人电子标书中的资信业绩部分同步推送至网站公示,接受各方交易主体及社会公众监督,保障交易活动公开、透明,累计公示16242个项目(标段),公开87549家次投标单位资信业绩信息。

自7月1日起,全市将在前期试点经验基础上,全面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多点分散评标全覆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为公共资源交易注入“廉动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为构建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市场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