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智凯 文/图
在山东慈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充装车间里,一个个工业气瓶整齐地立在充装区,气瓶检查员黄美刚刚将这些气瓶的检测结果上传至可溯源平台。接下来,这些气瓶就将开启它们的“智慧旅程”。
气瓶开启“智慧旅程”前,都要先办“身份证”。“我们会采集气瓶的充装介质、制造单位等信息,采集完毕后录入气瓶注册登记表,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可溯源平台,当气瓶二维码启用后,该气瓶方可扫码充装。”黄美一边说着,一边对准气瓶颈部的二维码,“滴”的一声轻响,气瓶类型、生产日期、检验日期、报废日期等信息一目了然。
“过去靠人工登记,易出错、难溯源,现在只需扫一下二维码,各项信息便都出现在屏幕上了,安全更有保障了。”黄美说。
这些变化源自泰安市工业气瓶全流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的全面推广。我市打造工业气瓶全流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将气瓶充装、运输、使用、回收全链条纳入系统,实现“一瓶一码、扫码溯源”,为安全生产注入科技动能。
在充装环节,每个气瓶都要进行三次安检。“在充装前要进行一次检查,检查气瓶介质、气瓶外表面有无损伤缺陷、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等,不合格的气瓶会触发警报。”黄美一边说着一边对面前的一排气瓶进行扫码检查,检查完毕后将结果上传至可溯源平台。
“充装时会进行第二次检查,主要是压力与泄漏情况,温度异常的气瓶会立即停止充装。”气瓶充装员侯娟娟说。充装完毕后,进行第三次检查。气瓶检查员会使用肥皂水对每个气瓶的阀门及连接处进行泄漏检测,检测完毕后扫码录入相应信息,并同步上传至泰安市工业气瓶全流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
充装完成后,被贴上警示标签和合格证的气瓶随即开始运输旅途。
气瓶配送员王树昌打开“泰安市智慧气瓶”App,对装满氧气的气瓶进行扫码登记,并输入使用单位专属“瓶安码”。“有了这个系统方便多了,以前得填写好多材料,现在只需将气瓶逐一扫描,系统立刻完成绑定,气瓶的运输信息就更新了。”王树昌介绍。
气瓶到达目的地后,使用单位的收货员同样使用“泰安市智慧气瓶”App扫码确认收货。这批气瓶被用完返厂时,王树昌再次对气瓶逐一扫码,录入回收气瓶的瓶号和数量,形成完整的“装车、配送、回收”闭环。“行驶路线、交接人员等信息,全程都可溯源,在这个系统上一目了然。”王树昌说。
为规范工业气瓶使用,我市还成立了泰安市工业气体安全协会,围绕泰安市工业气瓶全流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协助市应急管理局落实“以瓶管气、以码管瓶”政策,推动工业气体行业向规范化、智慧化、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截至目前,泰安市工业气瓶全流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已为全市20.4万个工业气瓶建立气瓶档案,覆盖全市1677家使用单位。
从充装车间到焊接车间,从扫码记录到电子档案,一个工业气瓶在泰安拥有了闭环式“电子轨迹”,充装、运输、使用、回收每个环节精准“打卡”,工业气瓶“智慧旅程”的终点,正是群众安心、生产放心的起点。
①充装员给气瓶充气。
②气瓶颈部印有专属二维码。
③气瓶相关信息扫码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