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新区立足自然湿地资源,持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新增修复面积约6万平方米。如今,这里有植物198种,鸟类从136种增至209种,全球极危鸟类青头潜鸭也多次亮相湿地。”汶河湿地公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孙启勇介绍,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亲近自然,汶河新区新铺设8公里观景木栈道,建成生态垂钓基地,逐渐打响“汶河垂钓”品牌。“徂汶华章”作为泰山·黄河-大汶河文化旅游生态廊道建设项目示范路段,是泰安最长的彩虹路、首条音乐路、最靓荧光路,成为最热门“打卡地”。周末,不少市民带着家人来这里享受露营、垂钓、徒步、骑行的乐趣。
近年来,汶河新区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高标准组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汶水、徂徕美景更加如画,汶河周边已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进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的热门“打卡地”。
清晨的徂徕山森林温泉康养度假谷,雾气缭绕的汤池与黛色山峦相映成趣。步入其中,汩汩泉水翻涌,让游客尽享“一池温泉洗尘嚣”的惬意。
千年汤脉滋养着齐鲁大地,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温泉水滑洗凝脂”的盛景,在汶河新区焕发新生。汶河新区立足桥沟地热温泉资源,用好“唐代八大温泉之一的乾封汤”招牌,匠心打造了徂徕山森林温泉康养度假谷项目,度假酒店、温泉康养中心、汤屋别墅成为游客来度假的首选产品。此外,3.9万平方米的国际会议接待中心、5栋商务酒店即将落成。现在,温泉康养度假谷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
“徂徕山的山泉水中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达到医疗矿泉水和天然矿泉水的标准。”汶河新区旅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开说。依托这一优势,汶河新区立足徂徕山山泉资源,坚持保护性开发,打造了“泰岳天池”品牌,为游客提供高品质饮用水产品,实现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双增长。泰安市天泽投资运营集团开发建设处副处长肖斌高兴地说:“我们推出的‘泰岳天池’山泉饮用水,去年年销量突破180万瓶,既让游客喝到了泰山好水,也带动了周边20多位村民就业。”
低空+文旅
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近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山东省低空领域典型应用场景名单,汶河新区泰山通用航空(山东)有限公司申报的“泰山论剑”泰山航空运动应用场景,凭借其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显著的示范效应成功入选。
“该项目通过提供个性化的飞行服务及沉浸式的体验设计,构建了集观光游览、运动赛事、教育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低空经济生态链,有效推动了区域通航产业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汶河新区文化旅游发展科科长王成刚说。
“嗡嗡……”随着一阵轰鸣声,一架小型飞机从泰山通航飞行基地缓缓起飞,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坐在飞机上的游客兴奋地俯瞰着大地,泰山的雄伟、汶河的蜿蜒、徂徕山的秀丽尽收眼底。
泰山通航飞行基地项目是汶河新区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重要成果。据了解,泰山通航飞行基地打造“空中游泰山观汶河”特色飞行体验项目,是国内通航业空域范围内景观最多的基地之一。
基地业务范围涵盖飞行执照培训、航空科普研学、航空护林、渔业监察、应急救援、无人机航空物流、航空旅游及飞行体验等。“目前,基地已开通泰安(泰山)—水城淮北—安徽黄山的固定航线,正在筹备泰山—青岛、泰山—黄河入海口等精品航空观光线路。”泰山通用航空(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德明介绍,未来,基地还将逐步引入校企合作共建、初级飞机装配等配套产业,打造通用航空产业园。
汶河新区打造的“水陆空联动”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在今年“五一”假期得到集中体现:足球比赛带来人气;马术体验等项目为游客增加体验深度;游客白天乘飞机俯瞰山水,傍晚在湿地露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讨论白天的见闻,夜间再泡泡温泉,一天的疲惫全然消散。当游客能在同一天里戏水、徒步、飞行等,这片山水就有了无限可能。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汶河新区共接待市民和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税收2000余万元。
这种融合发展的思路,正在重塑区域文旅格局。“汶河新区将坚决扛牢泰安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起步区的责任使命,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立区之本,纵深推进文旅体深度融合,书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汶河篇章’。”泰山区委副书记,汶河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贾夫军说。
暮色中的汶河新区,湿地公路蜿蜒的指引灯带与露营地的灯光交相辉映,倒映在汶河水中。千年之前,古人用文字定格山水之美;千年之后,这片土地正以“水陆空”的立体叙事,书写着全域旅游的时代新篇。从生态修复到业态创新,从文化传承到科技赋能,汶河新区的探索或许证明:当自然禀赋遇上创新智慧,绿水青山就不再只是风景,还是可持续发展的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