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再添新引擎
增强廉洁意识 提升理论修养
夏季蔬菜“清凉指南” 助力农户稳产增收
提升干部职工履职能力
“不停电”背后的“三高”守护者
我市新增2家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加强交流互鉴 提升服务效能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6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停电”背后的“三高”守护者

■工作人员进行带电接火作业。记者 陈阳 摄
 

□记者 温雯

6月,烈日当空。临近正午,气温逼近35℃,行人纷纷躲在树荫下避暑。

在岱岳区卧虎山北街,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带电作业二班工作人员柳然与同事站在15米高的绝缘斗臂车斗内,身着密不透风的黄色绝缘披肩,手戴线手套、绝缘手套、羊皮手套三层防护,正对10千伏金峪线御府苑支06—16号进行带电接火作业。

高温下的“汗”卫战

“带电接火”,顾名思义就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接线作业,面对10千伏的电线,绝缘防护至关重要。天气再热,防护也不能少。

约一个小时后,柳然和同事顺利完成了此次作业,回到地面。此时他们的上衣已被汗水完全浸透,三层手套里更是积满了汗水,摘下手套的瞬间,汗水顺着指缝接连滑落。“我们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的,虽然辛苦点,但能保证群众的日常用电,再辛苦我们也开心。”柳然说完打开一瓶矿泉水,几秒钟就一饮而尽。

据带电作业二班班长李声俊介绍,随着夏季用电负荷攀升,他们日均要完成4至8次带电作业。“为避开正午高温,我们尽量早开工,但有时根据作业要求,不得不顶着烈日干。我们每次出来都备好小冰箱,用冰水为作业人员降温。”李声俊说。

高空上的“绣花功”

严密的绝缘防护装备不仅让作业人员汗流浃背,也大大降低了手部操作的便捷性。

在10千伏苑庄线加装绝缘护套的作业现场,举升到高空的斗臂车斗内,作业人员正将钉子嵌入护套另侧孔槽,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在三层手套的束缚下却有一定难度。传统的橡胶钉子的钉帽只有5毫米,作业人员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脱落现象。“我们将钉帽扩展为20毫米的弧形手柄,凹凸处理的表面在接触护套孔槽瞬间产生摩擦力,让作业人员的手能够稳定施力。”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新型的橡胶钉子,与传统橡胶钉子相比大了不少,这样实用的小创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带电作业人员的工作难度。

这个源自一线作业人员的“微创新”,将单次操作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作业效率。

高压下的“零感知”

在采访过程中,这些酷暑天“裹”得严实的带电作业人员笑称自己是“三高”人员——高温、高空、高压,每一个“高”都是高风险,只为群众24小时用电不停歇。

据了解,仅今年6月,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在企业和居民“零感知”的状态下,已完成10千伏林场线、房村线、西住线等多处带电接火作业。目前,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已形成“全地形、全类型、全覆盖”的不停电作业体系,通过常态化开展带电接火、检修等工作,实现了供电可靠性和服务水平的双提升。

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当居民家中的空调正常运转、企业的生产线不停歇时,这些“三高”电力守护者正忙于赶赴下一个作业点。

在这个炎炎夏日,当我们享受着电力带来的清凉与便捷时,不妨记得岁月静好的背后是一群“高温、高空、高压”下的带电作业人员在负重前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