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肥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产业协同积蓄发展新势能
农机“体检”备战“三夏” 护航夏粮颗粒归仓
国家能源集团石横公司 机组自动化启动实现新突破
党员教育连“天线”接“地气”
强壮工业“筋骨” 挺起发展“脊梁”
环境整治提“颜值” 绘就乡村新图景
建设美丽庭院 弘扬文明新风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5年5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城市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产业协同积蓄发展新势能

■操作人员正在检修设备。通讯员供图
 

□特约记者 纪宗玉 通讯员 宋明志 邢飞

在肥城市老城街道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蓝锂盛科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制造的首套电池回收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作为产业链上的“新鲜血液”,蓝锂盛科带来的不仅是智能化装备,还是产业协同的关键拼图。

蓝锂盛科自主研发的全流程工艺系统,从源头破解了传统回收中金属纯度低、安全隐患大的痛点。氮气保护系统筑起安全生产防线,自动化控制系统将处理效率提升40%,这些技术创新恰如及时雨,解了丰融新材料产能扩张的“近渴”。

目前,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废旧锂电池年报废量超百万吨,高效、安全、环保的回收设备市场缺口显著,泰安蓝锂盛科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回收设备,电池粉的回收率达99.8%,合格率位居国内前列。

产业协同的乘数效应,在废旧电池回收领域展现得尤为明显。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借助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硫酸、蒸汽和锂盐生产线的配套优势,计划新上湿法提炼生产线,制备硫酸锂溶液,可直接供给瑞福锂业成锂车间制备碳酸锂,形成产业协同,再一次最大化变现成本优势。这种“回收—再生—利用”的闭环,不仅让资源价值最大化,还将产业链韧性提升到新高度。

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5万吨项目完成后,根据企业运行情况,将适时启动15万吨项目建设,届时项目总处理能力达到每年20万吨,占全国的28%,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成为江北最大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处置基地。

瑞福锂业作为“链主”企业,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庞大的产能规模,吸引了众多上下游企业集聚。上下游的深度耦合,在老城街道的锂电产业生态中已成常态。沿着泰山锂谷产业协同基地的蒸汽管道望去,40万吨平价清洁能源正被源源不断输送给30多家企业,串联起从黄金尾矿到电池材料的奇妙旅程。“我们每年处理的200万吨黄金尾矿,既能产出30万吨硫酸直供瑞福锂业制备碳酸锂,28万吨铁精粉又可作为石横特钢的生产原料。”项目负责人指着汽轮机介绍,这种“循环模式让每吨处理成本降低15%,更将产业链协同的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

协同发展的深层逻辑,正在重塑老城街道的产业竞争力。当蓝锂盛科的智能化装备遇上丰融新材料的工艺革新,当瑞福锂业的产业辐射力碰撞泰山锂谷的循环经济模式,产生的不仅是物理层面的空间集聚,还是化学反应式的价值跃升。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越来越多的锂电产业项目落地老城街道、落地肥城市,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显现,固态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微米级高强电池隔膜、低空飞行器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制备等项目纷至沓来。在这片被循环经济激活的热土上,产业链的齿轮咬合迸发出创新火花,企业间的协同共振谱写着转型新章。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