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翠茹 邵晓芳
近年来,宁阳县锚定高端化工“首位产业”优势地位,牢固树立系统思维、链式思维、创新思维,聚力推动宁阳化工园区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发展。园区集聚各类化工企业37家,营收增幅超9%,先后被评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省级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园区。
强化系统思维 锚定一流园区
推动园区“二次创业”
顶格谋划,高位抓推动。宁阳县委常委会科学把握新时代做好园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将园区项目建设列为“第二议题”进行专题研究,副县长兼任园区党工委书记,协调推动要素向园区聚集。
系统设计,高点绘蓝图。宁阳县邀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编制园区发展规划,在全市率先完成扩区,园区承载力大幅提升;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管委会和国有公司共同发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模式。
锚定一流,加速促升级。宁阳县与中国科学院合作,采取“1个基地+N个分布式平台”模式,高水平建设泰安市化工中试基地;加强与南京栖霞医药产业园的跨区域协作,通过干部互派、技术共享、链条共建,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树牢链式思维 对标一流生态
加速产业“集聚裂变”
培强龙头,打造产业“园中园”。宁阳县实施“1510”骨干工业企业培育工程,打造恒信氢能、亚荣新材料等七大特色“园中园”。吡啶项目建成后,产能全球第一;亚荣化学7个产品拥有全球行业话语权和产品定价权;迪尔化工成为北交所首家熔盐储能新材料制造企业;恒信中碳氢能源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可年产氢气1万吨,为鲁中地区供氢基地。
延链补链,构建产业“生态链”。宁阳县精准绘制产业全景图谱,形成合成氨、氢能等6条产业链,严禁非循环产业链上项目、投资低于10亿元项目入园,中化国际、恒信集团、晋煤集团等相继落地投资;加强区域协作,推动园区与岱岳化工产业园、新泰产业园等盐热互供、蒸汽输送等市内产业协同,支持亚荣化学等企业境外投资,扩大海外“朋友圈”。
“数绿”协同,提升产业“智能化”。园区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培育省级“晨星工厂”13家;建成煤基精细化工“产业大脑”,上线集采集销、供应链金融、安全管控等典型应用场景,原材料采购和融资成本分别降低3%、5%,被评为全省建设标杆;构建“1+6”数智监管体系,“一张图”直观展现重点领域动态实况;建成危化品车辆动态管理系统,实现日均1000辆重型货车、200辆危化品车辆的预约入园、定点停放,通过省应急管理厅较低安全风险等级复核。
绿色转型,构建低碳“样板区”。园区实施节能降碳技改项目21个,年节标煤达8万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9.2%,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100%;年节水914万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8.4%,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
强化创新思维 推进一流服务
营造发展“最优环境”
畅通对企服务渠道。宁阳县设立宁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宁东分局,下放170项服务事项,大幅减少手续办理用时;严格考核企业效益产出、安全环保等指标,出清闲置低效企业2家,盘活土地10公顷;用好设备更新、技改贴息、智改数转等政策,2024年累计争取各类资金1.4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
推进资源要素贯通。园区投资11亿元建成7000米公共管廊,输送13种化工原材料,打破原材料壁垒,实现共生耦合,形成了以“气体岛、动力岛、环保岛”为核心的要素供给“主动脉”,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上亿元。
搭建现代物流网络。宁阳县与济南铁路局合作,依托省内最大的万吨级煤炭专用编组站、恒信铁路专用线,启动千万吨级现代仓储物流园项目,建设海关监管仓库、一体化智慧调度中心、煤炭专储等设施,努力打造鲁中南物流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