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持续优化服务体系 助推产学研深度融合
“巾帼劳模工匠宣讲”走进泰安
S326泰商线泰肥收费站至 岱岳肥城界段全封闭施工
我市发布《科学防范干热风技术措施》
科普赋能 “童”筑安全防线
62路公交车临时调整运行路线
法治护航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仪礼山水同证 幸福甜蜜启航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5年5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5·20”集体婚礼暨婚俗改革实践基地启动仪式在东平县举行
仪礼山水同证 幸福甜蜜启航

■12对新人共同登场。记者 隋翔 摄
 

本报5月20日讯(记者 杨文洁 陈思)今天,“山水同证 礼承新风”集体婚礼暨婚俗改革实践基地启动仪式在东平县举行。12对新人在金婚老人、亲友代表及山水胜景的共同见证下,以传统仪礼践行婚俗新风。当天,全市首个“婚登服务+文化展示+主题体验”三位一体婚俗改革实践基地也在东平县正式启用。

仪式在鼓乐齐鸣中拉开序幕。新人身着传统婚服依次入场,在“击鼓纳福”“合卺而酳”“共签婚书”等14项周制婚仪中,感悟婚姻责任的庄重内涵。在颁发结婚证及“婚俗新风好家庭”荣誉证书,获赠寓意“幸福延续、爱心传递”的福彩花束后,新人聆听了金婚夫妇相濡以沫的婚姻智慧,新人代表宣读《婚俗新风倡议书》。集体放飞气球的瞬间,新人以山水为媒、以誓言为约,用“简约而不简单”的仪式诠释新时代婚恋观。

白佛山婚俗改革实践基地内,“白佛山·喜缘婚姻登记巡回点”实现“一窗受理、即时办结”,数字化设备与爱情、慈善长椅等文旅元素巧妙融合,打造“登记即旅游”的创新场景。婚俗博物馆以“礼承古今 俗见文明”为主线,将200余件文物及多组场景复原,全景展现从周制婚仪到现代新风的演变历程——清代雕花喜轿见证“明媒正娶”的传统礼俗,新中国成立初期婚房场景定格时代记忆,东平湖“水上迎亲”复原展重现地域风情。户外颁证基地依托四季花海草坪,打造“天地为媒”的特色场景,新人可在山水环抱中完成“登记+颁证+旅拍”一站式体验。

登记等候区、室内颁证区创新嵌入“婚前辅导+公益慈善”双元素:专业社工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评、情景模拟等方式,为新人提供婚姻家庭辅导,引导签订《婚俗新风承诺书》;爱心公益红毯引导新人将婚礼节省费用转化为慈善基金,让文明理念在温馨服务中自然传递。基地同步推出“婚俗文化导览”“汉服妆造体验”等增值服务,古风摄影场景与户外打卡点形成“古今对话”,让传统礼仪在沉浸式体验中焕发新生。

依托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优势,东平县创新打造“婚俗改革+文旅产业”融合模式,以“登记即旅游”的创新理念,将婚姻登记服务转化为文旅流量入口,吸引周边县(市、区)及省外适婚青年慕名打卡。随着基地正式运行,东平县将深化“婚俗+文旅”产业链布局,依托白佛山生态基底与东平湖湿地、大宋不夜城等资源,规划“湖岛定情—古镇盟誓—青山鉴爱”特色婚旅路线;开发“白佛姻缘锁”“运河婚书”等婚俗文创产品,培育“民宿+婚庆”产业集群;推出“登记—旅拍—婚宴—蜜月”全链条服务包,打造辐射周边300公里的婚旅目的地。通过“现期场景引流”与“远期产业延伸”双轮驱动,东平县推动山水资源向“甜蜜经济”转化,构建“改革树新风、山水酿幸福”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这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明实践,既是东平县以文旅融合赋能婚俗改革的生动样本,更是全省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的重要探索。随着白佛山婚俗改革实践基地的正式运行,“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的婚恋观正以山水为媒,浸润更多家庭,为新时代社会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