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持续优化服务体系 助推产学研深度融合
“巾帼劳模工匠宣讲”走进泰安
S326泰商线泰肥收费站至 岱岳肥城界段全封闭施工
我市发布《科学防范干热风技术措施》
科普赋能 “童”筑安全防线
62路公交车临时调整运行路线
法治护航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仪礼山水同证 幸福甜蜜启航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5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发布《科学防范干热风技术措施》

 

本报5月20日讯(记者 郑凯)19日起,我市连续出现高温天气,干热风天气危害风险较高。为了应对持续高温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制定发布了《科学防范干热风技术措施》(以下简称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指出,应对干热风天气危害,首先要做好科学灌溉。对土壤墒情较差、有水源保障的麦田,农户要及时浇水,增加土壤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浇水时应避开高温、大风等天气,避免大水漫灌,以免引起小麦倒伏和根系早衰。对于喷施叶面肥,技术措施也给出了指导意见,农户可结合“一喷三防”喷施叶面肥,达到防早衰、促进籽粒灌浆和综合防病治虫的目的。

20日,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赵庄村附近的麦田上麦浪起伏,浓绿泛黄的小麦随风摇曳,充满生机。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干热风天气危害,农户开始向麦田浇水,为小麦适当补水。市气象台预报信息显示,当天12时20分,我市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省庄、角峪、北集坡等部分乡镇、街道日最高气温在37℃以上。

干热风是一种由高温、低湿、强风共同作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此时小麦正处于灌浆期,干热风对小麦生长和产量有着很大威胁。“应对干热风,主要是进行科学灌溉和喷施叶面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山东省现代耕作制度产业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正高级农艺师殷复伟介绍。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