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文洁
近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泰安市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结合我市数字产业、数字人才发展实际,针对数字人才育、引、用、留等重要环节,提出12项55条具体落实举措,进一步夯实我市数字人才培育工作基础,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助力数字产业转型升级,以数字人才队伍的持续壮大推动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培育体系
明确人才培育目标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源动力,而数字技术工程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系统助力数字人才供给,《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的数字人才培养目标:我市用3年时间至少建设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1家,培训数字技术工程师150人以上;每年至少举办1期数字技术高级研修项目,培训数字产业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30人以上;设置数字技能人才培训专项,每年培训数字高技能人才不少于50人,培训数字技能人才不少于150人。
为保证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若干措施》提供了系统、有力的支持政策,做优做实政策保障。依托数字技术工程师专项培训、数字技术高级研修项目以及数字技能提升行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数字人才培训体系;通过支持高校、技工院校增设新工科、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专业,鼓励高校与产业共建专业特色学院等平台,优化数字人才培养体系。
加大引育力度
搭建平台促交流
根据《若干措施》要求,我市将加大高端数字人才引进力度,打造数字人才集聚高地。《若干措施》提到,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引进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数字人才,组建核心攻关团队,解决我市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点产业的“卡脖子”难关;深入实施岱宗人才工程,持续深化“登高望远 选择泰安”书记、县长高校行专项行动,充分利用“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海聚山东”“博聚齐鲁 智惠未来”等活动数字人才引才专场,依托“山东人才网”“海洽会”智慧云平台及海外引才“双百渠道”等,推送企业数字人才招聘需求,发布数字领域博士后招聘简章,推荐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数字领域企业实习实践,精准招揽海内外优秀数字人才。
为推动数字人才更好对接产业需求,《若干措施》还将通过积极参与数字工程师大赛等数字职业能力竞赛活动,发现、引进优秀数字人才与项目;通过设置创新岗位和流动性岗位等方式引进数字人才,与企业共引共育共用,畅通数字人才流动渠道。
畅通发展渠道
支持数字人才创新创业
作为创新的主体之一,数字人才创新创业活动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动力。为畅通数字人才发展渠道,《若干措施》提出通过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措施,支持数字人才创新创业;通过加大数字领域博士后工作力度以及引进、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措施,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