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今年起我市每年规划建设市级片区6至8个 辐射带动70个左右村庄
我市多个产品和场景入选省低空领域重点产品和典型应用场景名单
擦亮千年古镇文明底色
我市实现涉水许可“0元办”
让泰山作证 为幸福护航
观点集纳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5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上接01版)在全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点位,新安装外卡POS机254台,设置外币兑换点11个,外卡POS机完成率达124.1%,连续6次在全省公布的入境旅游便利化设备部署进展中位列第一。

记者了解到,我市财政部门积极探索创新“财政+金融”“财政+科技”融合模式保障机制,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支持我市文旅产业发展,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激活市场潜力。在文旅政策落实保障方面,我市拨付资金近800万元,保障文旅产业奖补政策落地实施。我市通过支持酒店(民宿)提档升级、特色街区打造、“引客入泰”等项目的实施,切实改善旅游软硬件环境,吸引更多游客来泰爬泰山、游泰城、品美食、购文创、赏非遗。

去年以来,我市打造泰山旅游“一件事”平台,实现泰山旅游“吃、住、行、游、购、娱”智能化、便利化、特色化。泰山旅游“一件事”平台接入“爱山东”平台后,游客只需进行一次身份认证,便可使用“鲁通码”替代身份证,进山检票、索道购票及后续服务皆可“一码通办”。我市依托“泰山旅游一卡通”平台,整合全市83家A级旅游景区、100余家酒店民宿资源,实现门票及套票线上销售“自主点单”,累计销售额达2757.95万元,构建起全域全时旅游资源整合与消费服务新平台。

传承创新

厚植文旅发展文化底蕴

雄伟壮丽的泰山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泰山像一座民族的丰碑屹立于中华大地,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在泰山文化传承保护与利用方面,我市统筹资金8000万元,支持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景区品质提升等项目实施,完成泰山古建筑群、大汶口遗址等重点文物修复保护、封禅大典演出升级改造,支持《大泰山》《大汶口》等以泰安、泰山为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创作,让优秀泰安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丰富泰安旅游文化内涵。

同时,我市支持打造“泰山神启”沉浸式体验、天外村农文旅综合体等新业态,丰富泰安旅游新业态、新场景;积极探索“文旅+赛事”“文旅+音乐”模式,承办泰山国际登山节、泰安马拉松、泰安音乐节等文体赛事活动,吸引了20余万名游客热情参与,为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资金管理方面,我市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原则,严格按照《泰安市市级文化宣传旅游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和项目绩效管理。在资金分配上,我市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优先支持示范效应强、带动作用大的项目。在管理机制上,我市建立“财政+部门+企业”协同推进机制,确保资金精准投放、高效使用。2024年,全市有7个设施获评省级示范性旅游公共服务设施,1项案例入选全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优秀案例,财政资金的“撬动效应”和“乘数效应”充分显现。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将深耕“财政+金融”双轮驱动,整合资源、优化政策,全力推动文旅产业由“网红”变“长红”,在文旅强省建设征程上,书写更加绚丽夺目的泰安篇章。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