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8日讯(通讯员 石秀敏)眼下,蒋集镇西周村的羊肚菌迎来了采摘期,一个个羊肚菌撑着褐色“小伞”破土而出。农工提着水桶穿梭在菌垄间,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菌菇采摘下来装入桶中,不一会儿便收获满满。
据了解,西周村种植基地已建成菌菇拱棚9个。基地内羊肚菌冬春生长,大豆夏季固氮养地,豆虫秋季转化增效,形成“菌废料养豆、豆根系肥田、虫粪便育菌”的绿色闭环。种植基地负责人算了一笔生态账:“一亩地年产羊肚菌1500斤、豆虫500斤、大豆400斤,综合收益七八万元。”西周村通过创新生态循环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复合型农业,延长产业链,增加收益,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产业振兴之路。
羊肚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种植户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也为普通农户提供了更多增收机会。通过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蒋集镇将继续发挥地域优势,继续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为特色产业发展赋能增效,进一步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