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宋绪政 汪肖瑾
宁阳县第二小学是一所地处偏远的学校,距城区30公里,设施陈旧、师资匮乏曾制约学校发展。如今,配备投影仪、电子白板并支持远程教学的智慧教室已成为该校标配,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也日益增多,这些惊人的变化让师生普遍受益。
学校蜕变的背后,是宁阳县对教育公平的不懈追求。通过实施一系列务实举措,宁阳县实现了从教育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普及普惠的跨越式发展。近期,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名单中,宁阳县成为少数同时斩获两项殊荣的县域之一,这是对宁阳教育工作的有力印证。
宁阳县在硬件设施升级上持续发力,将教育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双挂帅”的创建专班,出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实施意见》等5个纲领性文件。近5年间,宁阳县累计投入20.7亿元,新建6所义务教育学校、4所县直幼儿园,新增学位3.14万个,完成1001个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实现城乡学校“千兆网络全覆盖、智慧教室全配备”,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宁阳县创新推行“1+1+N”联盟教研机制,即1所城区学校对口帮扶1个乡镇、辐射带动N所村校,通过线上资源推送与线下送教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课程资源全域共享。同时,宁阳县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出台《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打破教师“单位人”身份限制。近3年来,宁阳县739名教师参与交流轮岗,212名城镇教师赴农村支教,有效缓解了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
在学前教育领域,宁阳县致力于让更多适龄儿童走进优质公办幼儿园。在省级示范幼儿园宁阳县实验幼儿园内,幼儿小博正专注地用造型各异的积木搭建作品,一旁的老师蹲下身来,用手机记录孩子的精彩瞬间。这温馨的画面,是宁阳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生动缩影。
小博的父母均为进城务工人员。过去,公办幼儿园数量有限,而私立幼儿园收费又较高,这导致许多家庭的孩子难以享受优质学前教育。如今,随着宁阳县持续加大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公办教育资源大幅扩充,像小博这样的农村孩子进城入读优质公办幼儿园成为现实。目前,宁阳县拥有32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4%,实现全县优质园全覆盖。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宁阳县“双县同创”的坚实步伐:学前教育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6%;义务教育校际差异系数小学为0.41、初中为0.23,均低于国家警戒线;社会认可度较往年显著提升。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宁阳县正以教育公平为城乡学子铺就一条充满希望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