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一届“泰商”路演大会 总决赛举办
坚持创新赋能 实现跨越发展
泰安市老年大学一案例获评 国家级“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
“一站式”服务让游客畅享旅程
这次的平安幸运星是泰安人
以行动践行“邮政人”的使命担当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5年4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西国
以行动践行“邮政人”的使命担当

 

□记者 冯子凝

“我起得早,闲不住,出门一跑就是一天,趁现在有点空帮家里多干点活。”清晨5时,山里还弥漫着一层薄雾,徐西国已经在自家地里忙活了好一阵子了,忙着为樱桃树浇水、施肥。

徐西国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泰安市分公司下港邮电支局的一名投递员,曾获得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好人、第五届山东道德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他也是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

面对诸多荣誉,皮肤晒得黝黑的徐西国笑着说:“因为我父亲从事邮政工作,所以我也想干这行。干了以后,我就一心想把它干好。”

岱岳区下港镇位于泰山东麓,镇内山峰林立、河谷交错、道路崎岖。当18岁的徐西国第一次穿上“邮政绿”踏上乡邮路时,他不会想到自己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35年。

上午9时许,第二辆邮车载着货物出现在邮电局。徐西国告诉记者,由于近期S237章新线在维修,邮车会比平时晚到一会儿。

“这个件是姚庄的,它是不是在运输过程中从别的袋子里掉出来了?”徐西国一边搬运快递,一边核对快递地址,多年的经验让他一眼就能分辨出错装的快递。

徐西国动作麻利地从快递堆中挑出自己负责片区的快递,完成分拣后,他已是满头大汗。随后,他脱下外套,戴上眼镜,开始快速进行扫码入库工作,其间,无一错漏。

“我今年53岁了,有时候眼花看不清。”徐西国告诉记者,条形码有褶皱和污损的快递的信息无法扫描录入,需要手动录入,因此,他总会在衣服口袋里备上一副老花镜。

“成功。”这是信息录入成功的提示音。徐西国笑着说,每一声“成功”都是对他的激励。

投递员的工作并不轻松,徐西国负责的下港镇一段包含6个行政村、30多个自然村,他一趟要跑30多公里,有时一天要跑好几趟。工作中,他需要投递大量的报刊,驾驶汽车还未行驶几分钟就要下车投递,虽然距离不远,但是十分花费时间。“前年下大雪,汽车开不了,自行车、电动车啥的也没法骑,我只能拖着手拉车去送。有人看见后还给我拍了张照片发抖音。”徐西国告诉记者。

“大娘,你儿子寄快递来了!”行驶到马蹄峪,徐西国为一位老人上门送件。下港镇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家中老人生活多有不便,徐西国在为身居偏远村庄的群众送去报刊、快递的同时,也为他们送去了暖心的服务和陪伴。

“小徐人真是太好了,服务态度没得说,知道我腿脚不好,每次都把快递送上门。”提起徐西国,陈秀环直竖大拇指。陈秀环今年71岁,儿子在外地务工,经常给老人网购生活用品,孙子在寄宿学校上学,平时家中只有她一个人。每次徐西国去送快递,老人都会热情地招呼他进屋喝水,不忙时,徐西国还会和老人坐在一起拉几句家常。

除了送货上门,徐西国还会帮购买邮政农资的农户把化肥、农药等送到田间地头,扛着50公斤的化肥往山上跑对徐西国来说是常事。为此,他还准备了一件“专用工装”。

“最后一个‘快递点’在东峪村,其实就是我家,这样乡亲们取快递能方便些。”下午1时,上午的投递工作才刚刚结束,3时许,徐西国又将迎来一辆邮车,开始新一轮的投递。

30余载风雨无阻的穿行,让徐西国的车辙深深烙进了大山。30余年间,徐西国骑坏了3辆自行车、4辆摩托车,行程达80余万公里,他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我干了一辈子的邮政工作,是土生土长的下港人,对这份工作和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我会干好每一天的工作,送好每一份报刊、每一件快递,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徐西国说。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