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以“抓班子带队伍”为突破口,锚定锻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目标,通过党建引领、激活队伍、治理攻坚,构建起干部成长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的良好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群众环境获得感、满意度逐年提升。
举旗铸魂强根基,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市生态环境局紧扣“泰山正气”品牌,构建“泰安蓝、汶水清、党旗红”党建矩阵,明确三级六岗责任体系,将党建考核与业务考核一体部署、协同推进、同步考评;打造生态环保、警示教育、青年干部、生态文明宣讲“四大讲堂”,全方位提升干部素养;连续开展作风建设年、作风提升年、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厚植廉政文化土壤,市局连续三年被市委评为政治生态分析评估工作“好”等次。
激活动能砺精兵,搭建干部成长广阔平台。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工作一线作为锻炼干部的“主战场”,让干部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不断完善干部考评体系,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树立重实干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拔任用政治立场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干部,打造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环保铁军。
靶向攻坚破难题,提升生态保护治理效能。市生态环境局连续三年实施“十大攻坚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年均浓度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成绩,水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全省第三。我市先后被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评为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市,实现国务院和省督查激励“大满贯”。东平湖、海子河分别入选国家、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市生态环境局建立可替代总量“指标池”,统筹总量指标,今年以来为225个省、市级重点项目提供环评保障,实现重点项目环境要素应保尽保,助力全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记者 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