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婷 陈思
■工作人员正在给西瓜贴二维码。记者 陈阳 摄
夏天,西瓜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那么,吊在空中、佩戴二维码、有溯源“身份证”的西瓜,你见过吗?
4月26日,走进东平县彭集街道设施农业流泽片区西瓜大棚,记者看到一株株“京美2K”西瓜的藤蔓并没有“趴”在地上,而是“站”了起来,爬满了一人多高的藤架,恣意舒展;一个个皮球大小的西瓜“躺在”网兜里,挂在藤蔓上,甚是诱人。
与普通西瓜不同,这里的西瓜能实现“一箱一码、一瓜一码”全程可追溯。“我大棚里的西瓜在销售之前都会被贴上街道统一印制的二维码。”彭集街道设施农业西部片区种植户强进告诉记者,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查看西瓜的“生源地”、种植和采摘时间等信息,实现“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温度、湿度、光照……在智能大棚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利用物联网系统对大棚进行实时监测。“我们的溯源系统采用‘一箱一码、一瓜一码’双重认证。”彭集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彭涛介绍,该系统由中企信诚防伪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真正实现了“一码防伪、全程溯源、多点联动、信息共享”,不仅保护了“彭集西瓜”这一“金字招牌”,也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好品质源于科技创新。在彭集街道,西瓜生产的每个环节都经过严格把控,依托物联网技术,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会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确保西瓜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溯源系统不仅提升了产品溢价,更重塑了产业生态。”彭集街道党工委书记葛冰表示,通过举办西瓜推介活动、开发文创产品等举措,“彭集西瓜”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彭集西瓜”形成了集种植、加工、文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目前,彭集街道种植了400公顷的西瓜,有主导品种3个、示范推广品种20余个,预计年产量能突破1.8万吨。随着“双码溯源”体系的全面推广,彭集街道将继续深化科技应用,推动西瓜产业向智慧农业、品牌农业升级,为黄河流域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