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肥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科技触角通达沃野田畴
太阳能路灯照亮群众出行路
释放人才潜力 激活发展动能
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从“一季花事”到“全域盛景”蝶变跃升
全面开展春季人居环境整治
节水与增效同频 绿色与发展共振
大棚杏抢“鲜”上市
生姜规模种植 群众增收致富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城市“春日经济”不断升温
从“一季花事”到“全域盛景”蝶变跃升

 

□特约记者 纪宗玉 通讯员 袁广 滑婷婷 肖明媛

赏花游、民俗游、研学游……这个春天,伴随多元消费场景的融合焕新,肥城市“春日经济”也不断升温,为消费市场带来了新活力与新机遇。

在孙伯镇旅游路连绵起伏的金色花浪中,游客的笑声与快门声此起彼伏,勾勒出“春日经济”最生动的剪影。“看到微信朋友圈的油菜花海照片,我们就立刻赶来打卡了。”游客王先生穿梭在花田间,“拍完照再去五埠岭探访古村落,这条春日限定路线太完美了。”

这片摇曳的金黄色花海,不仅是春日限定的浪漫风景,还是村民眼中的“致富花”。“我们村在旅游路沿线的山地种了7.33公顷油菜籽,种植成本低、管护简单,还能让村民增收。花开的时候,游客纷至沓来,村里的农家乐天天爆满,营业额比平时翻了两倍,真是‘一地两用、农旅双赢’。”孙伯镇五埠村主要负责人算起了“经济账”。

今年以来,孙伯镇立足“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战略,结合本地实际,充分挖掘山地潜力,在旅游路沿线种植油菜超13公顷,从前期的种子采购、播种灌溉,再到预防病虫害等,各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大面积提高粮油单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春日经济”始于花,又不局限于花。沿着旅游路线继续前行,孙伯镇五埠岭伙大门景区的非遗工坊里热闹非凡。200余名研学学生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全身心投入古法豆浆和传统风筝的制作体验中。“今天的研学活动太棒了,学生亲手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把课堂搬到了大自然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切身感受乡村独特的文化魅力,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泰山区岱庙实验学校教师说。

作为有着600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村落,五埠岭伙大门景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桃木雕刻、岱宗传拓等20余个项目,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如今,9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参与各项目产品制作、销售与景区服务,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从之前的“假日经济”“冰雪经济”,再到如今蓬勃兴起的“春日经济”,在肥城市,不仅群众休闲娱乐的方式更加多元,以文旅为主题的消费热点也更加丰富。

在仪阳街道“十里桃花・桃源胜境”景区,一场富有想象力的赏花体验正在云端上演。“准备好感受桃花花海的‘云端视角’了吗?”随着飞行员的提示,游客戴上降噪耳机,飞行器应声腾空。“太震撼了,传统赏花是‘人在花中走’,现在是‘心随花海飞’,连桃花花瓣的层次都看得一清二楚。”游客忍不住对着航拍镜头惊呼。

这种“立体沉浸”的赏花方式,正是“十里桃花・桃源胜境”景区今年主打的“空中经济”新体验。“我们每天能接待40到50名游客。”山东谊玲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据统计,今年肥城市桃花盛开季吸引游客超1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今年,肥城市还计划推出《桃缘奇遇记》沉浸式演出首映式,以《西游记》蟠桃园故事为基础,将“西游IP”与肥城“君子文化”“桃文化”充分融合,通过音乐、舞蹈、激光、AI等多种艺术形式和前沿科技,演绎一场集高科技舞台特效与沉浸式互动体验于一体的“视听盛宴”。

当下,桃都花开正当时,肥城市景区借势联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肥城市正以核心景区为引擎,让“花经济”在桃都大地串珠成链、聚势成潮,真正实现从“一季花事”到“全域盛景”的蝶变跃升。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