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文莉 张智凯
①无人送货车在街头平稳行驶。
②载货空间达8立方米。
③车身上的摄像头。
记者 陈阳 摄
变道、转弯、避障……在宁阳县街头,一辆货车行驶自如,主驾座位却不见司机。
记者一路追随,只见小车经过路口自动转弯,刹车、油门完全由电子信号控制,反应时间不超过1秒。在一处十字路口,一辆电动自行车从侧方驶来,小车立即减速避让,稳稳停在了斑马线前。“第一次见这种会主动让路的‘机器人车’,不仅认得准红绿灯,速度还不慢呢。”见此情景,一名路人啧啧称奇。
“这辆车在城区的速度大概是40公里每小时,出了城区能达到60公里每小时。”泰安凌云商社集团工作人员靳建东告诉记者,这辆被称作“L4级智能配送机器人”的无人送货车,是泰安凌云商社集团引入的“科技新军”,车身的11个摄像头如眼睛般扫描路况,顶部的2个预警雷达实时探测障碍物。
“您有新订单,请查收。”4月23日上午,在宁阳县凌云大厦,随着系统提示音响起,工作人员将打包好的生鲜货物放入无人送货车腹舱。记者近距离观瞧,只见无人送货车缓缓启动,车上的摄像头与预警雷达指示灯亮起,仿佛睁开了眼睛。车辆启动后,会通过智慧系统自动选择最优线路,时刻与前车保持距离,转弯时还会提前开启转向灯。
“所有的道路交通规则都已输入系统,每次配送的线路都是预先设置好的,不论是红绿灯还是行人,它都能自动识别。”靳建东说。
智能无人送货车的经济价值也十分可观。车身搭载的锂电池组,单次充电4小时左右可续航约160公里,每公里电费只需0.15元左右。“它每天大概跑100公里,配送成本80多元,对比之前的燃油配送车,每天节约费用近200元。”靳建东说,智能无人送货车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人工配送成本,这是技术红利最直观的转化。
智能无人送货车的出现正悄然改写宁阳这座鲁中县城的配送版图。目前,它已覆盖宁阳县城106平方公里的81个网点,每个网点都配备了接货员,顾客也可以通过扫码自行取货。泰安凌云商社集团已购入20辆智能无人送货车,常温型和冷藏型各10辆,预计今年6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宁阳县首批智能无人送货车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记者在宁阳菜鸟智慧物流园看到,工作人员正有序将分类标记的快递包裹装入无人送货车内,这个充满科技感的“快递小哥”即将开启它“县城——乡镇”的双线配送任务。
“早上9点前,我们完成装车,用手机软件设定派送的途经点和目的地即可一键发车。运行期间,智能无人送货车会按照预设路线行驶到快递站点,各站点再根据对应颜色的袋子卸货。”工作人员巩壮说。
与传统的人工配送相比,智能无人送货车更加便捷高效。该车载货空间达8立方米,可装载快递1500至2000件,满电状态下续航200公里,最高时速40公里,全天候运作,极大地提高了配送效率,并且能有效降低约40%的运输成本。
“这款无人送货车配备了4个固态雷达和13个摄像头,能360度感知路况,清晰识别红绿灯、车道线以及障碍物。”菜鸟智慧物流园运营经理朱承承介绍,在配送途中,工作人员通过运营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车况,遇到特殊情况可第一时间对车辆进行远程操控,避免道路拥堵。
“自从无人送货车进了村,我们拿快递又快又方便,现在的技术太厉害了。”在宁阳县南驿站点,前来取快递的村民王薇感叹地说。她话音未落,几位路过的村民便围了上来,有的拍照、录像,有的轻轻抚摸车身。这辆“会自己跑”的送货车,已然成了村民眼中的“明星”。
智能无人送货车在完成日常城乡配送任务的同时,还承担起电商助农的重要任务。它每天将当地电商直播售卖的面条、香油、生姜等农副产品运回物流园区,经集中分拣后发往全国各地,让宁阳县特色产品搭上“智慧助农快车”,有效解决了农产品上行的“最初一公里”运输难题。
向“新”而行,向“智”攀升,是行业发展所向、大势所趋。“目前,我们投用了两辆智能无人送货车,开通了两条配送路线,接下来计划投资100万元,将智能无人送货车增加到10台,实现乡镇配送全覆盖。”朱承承对智慧物流的未来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