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泰山区打造“三位一体 协同育人”新模式
泰安高新区代表队夺3金6银5铜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
优化考点建设 营造优质考试环境
粥店中学女排获省排球锦标赛乙组亚军
“银杏树下”思政沙龙开讲
共筑校园安全防线
法治进校园 护航成长路
家校社凝聚育人合力
践行青春使命 共筑安全屏障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5年4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山区打造“三位一体 协同育人”新模式

 

□通讯员 苏明霞

近年来,泰山区以“思政育人、心理守护、家校协同”三大板块为核心,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创新打造“三位一体 协同育人”新模式,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思想引领贯通成长全场景

建专班强联动,首课思政同频共振。泰山区从顶层设计架构做起,各处镇、直属学校分别成立“首课思政负责制”专班团队,建立“校—处镇—区”三级联动,负责首课活动的组织、督查、宣传报道;将首课建设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建立教师首课成长档案,通过教案检查、听评课、成果展示等活动,提升教师首课实施能力。

融多元创课堂,首课模式全面开花。泰山区构建“思政课程+学科课程+校本课程”课程体系,让课程结合重大时事、热点案例,使设计更加“时效化”;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让过程更加“开放化”;将泰山、汶河、徂徕山等独特地域资源有机融入教学,使内容更加“特色化”;依托集团化办学、构建教研共同体,让优质资源在区域内更加“共享化”,实现优质资源全覆盖,打造“多元化”首课模式。

筑机制聚合力,首课育人精准深耕。泰山区筑牢“12345”首课思政育人机制,围绕“1”个体系,结合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2”类重点,让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学校党总支部书记带领下,让班主任成为首课的主导者,思政课教师成为首课内容的把关者,首课备课小组成为首课的执行者,围绕政治认同、文化自信、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责任担当“5”大主题,做实、做好、做精“首课思政负责制”工作。

润心赋能织就成长防护网

抓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一关键力量。泰山区112所学校实现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全覆盖,率先打通小规模学校内师资共建、资源共享“组团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年内面向专职教师进行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对专(兼)职教师开展普遍通识性培训,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全覆盖。

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一主要载体。泰山区推行“心理+”全过程教育,将心理健康融入教学全链条,于日常“润物细无声”中“嵌入”心理关爱,设立“心情晴雨表”“情绪观察员”,作业批改中增加心理寄语,将专业心理关护转化为日常教育行为的创新实践,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起温暖的守护屏障。

筑牢心理健康寻常守护这一基础防线。泰山区建立“六全”工作体系,组织20余名心理健康志愿者提供日常“暖心”守护,为15名重点学生定制关爱方案;搭建“线上+线下”咨询平台,258名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76所学校设立“心灵角”“解压墙”,切实营造“人人参与、时时关注、处处关怀”的浓厚氛围。

共育生态构筑成长同心圆

网格赋能、六维共育。泰山区以班级为单位,形成“班主任+任课教师+级部领导”的网格化联合育人机制,从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等六个维度,每学期开展不少于3次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发起“第一任教师”培养计划,帮助家长掌握成为“教师”的方法,各学校累计组织家庭教育讲座140余场,惠及7.5万余家庭。

全员家访、和谐共生。泰山区建成“校长带头、中层示范、班主任为主体、全员参与”的家访工作机制,年内实现对每名学生至少家访2次,确保每年入户家访一定数量的学生。2024年暑假期间,泰山区5000余名教师通过走访、微信、电话等方式,对全区10万余名学生进行了家访,收集并解决了1316条问题或家长反馈的意见和建议。

三级联动、家校共治。泰山区进一步完善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委会组织架构,促进学校与家庭的紧密联系,确保他们参与组织并支持学校的各项关键活动,协同推进课程改革、社会实践、安全教育等活动,进一步增进家校合作,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