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将“小班额”变成因材施教的“金钥匙”
打造“武侠风”旅游体验
“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都是诈骗”
福彩投注站变身“救助小屋”
为泰北路“深度美颜”
多方协商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5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空中蜘蛛网”到智能充电棚,岱庙街道岱东社区——
多方协商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

 

本报4月22日讯(记者 刘小东 通讯员 黄淑云 刘庆亮 尹梦晗 公雅鑫)近日,泰山区政协委员(驻岱庙街道)、岱庙街道有关负责人、岱东社区“两委”成员及部分居民代表在岱东社区协商议事室召开充电桩安装协商会议,商讨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为居民营造安全、便捷的充电环境。

岱东社区是泰城典型的老旧小区,有48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居民楼。由于储藏室未配备电源,部分居民通过私拉电线的方式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导致小区内电线纵横,宛如“空中蜘蛛网”,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此前,岱东社区已投入40余万元,为庙前街、后营街等1000余户居民统一改造电路,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区域的居民充电需求。但受限于法院街、虎山路沿线12栋居民楼布局分散的特殊情况,目前仍有320余户居民面临充电难题,导致“飞线”充电屡禁不止,安全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

2024年底,岱东社区“两委”积极行动,与泰山区政协、岱庙街道应急办、泰安鸿瑞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对接,并开展实地考察。经过多方协商,最终确定在法院街建设一座80余米长的智能充电车棚,可同时满足80辆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

今年3月,充电车棚建设施工正式启动。在施工过程中,岱东社区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拆除花坛,平整硬化地面,并全程监督施工质量,及时化解居民疑虑。目前,车棚主体已顺利完工,相关部门正对接供电公司接入三相电源,为车棚投入使用做好准备。

在协商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充电桩安装”这一核心议题展开研讨。政协委员从安全监管的专业角度出发,提出“配备智能灭火装置和24小时监控系统,实现全方位安全防护”的建议。居民代表则从生活便利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在充电区域设置温馨提示标识,并优化充电时段管理,减少夜间充电噪声”的合理诉求。

会后,与会人员一同前往车棚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考察。针对考察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各方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在车棚功能布局、充电桩间距等细节方面,政协委员与供电公司技术人员现场交流,优化了实施方案。

岱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杜桂婷表示,将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加快完善实施方案,确保充电车棚早日建成投用。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