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邀您共赴一场书香之约
全市医疗机构党委书记、院长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
润泽内陆港物流业发展沃土
第十批国采药品中选结果4月25日落地我市
发展设施农业 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泰山古建筑群关帝庙山西会馆保护修缮工程启动
学技艺 促增收
公告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兴宝
发展设施农业 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王兴宝(左二)为村民讲解种植管理技术。通讯员供图
 

□记者 苏婷

明媚的春日,东平县万亩良田向远方延展,一座座大棚成方连片,处处澎湃着发展活力。东平县梯门镇东瓦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兴宝带领村民在九顶凤凰山下开辟出一条设施农业致富路,将曾经人均耕地不足、传统农业低效的薄弱村,建成年集体增收超200万元、村民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如今的东瓦庄村,大棚连成片、道路通到田、路灯亮到户,成了东原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东瓦庄村地处九顶凤凰山下,因人均耕地狭小、传统种植效益低下,一度陷入“年轻人外出打工、土地撂荒严重”的发展困境。2016年,王兴宝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面对“守着土地没出路”的现状,暗下决心:必须找到一条让乡亲们在“家门口”致富的路子。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外出考察,他盯上了设施农业——建设蔬菜大棚发展反季节果蔬种植。

然而,村民对发展充满了顾虑:建大棚每公顷需投资30万元,万一赔了怎么办?关键时刻,王兴宝拍板:“我种棚让大家看看这是不是个好出路。”他瞒着家人拿出全部积蓄,流转2公顷多土地建起了大棚,带头种植哈密瓜和螺丝椒,建成了果蔬康生态产业园。

为让村民掌握技术,王兴宝主动对接寿光市文家乡桑家营子村,组织8名党员分批赴寿光“蹲点学习”。回村后,他带着技术骨干到每一个大棚里进行指导,手把手教村民育苗、温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如今,他培养的5名大棚种植“土专家”,正在全镇42个设施农业种植基地中奔走服务。

在王兴宝的推动下,片区累计流转土地约533公顷,建成育苗大棚、恒温库、水肥一体化设施,引进海泽拉、伟丽等种业公司合作育苗,每年育苗量超1000万株。村民陈曰朋返乡承包5个大棚,年收益达20万元;300多名群众长期在产业园务工,年收入超过2.5万元,片区10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设施农业富了群众、强了集体。王兴宝召开村民大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提高东瓦庄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经过“一事一议”,他们投资80万元铺设沥青路2500米,解决“雨天一身泥”的出行难题;打深井21眼、建净水设备3处,让村民喝上放心水;安装路灯160盏,主干道亮化率达95%;高标准规划东瓦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

如今,设施蔬果生产已成为东平县助力群众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富民强村的希望,正在东平的田野上变为现实。从“拓荒者”到“领航人”,王兴宝以敢闯敢试的勇气、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书写动人篇章。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