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2日讯(记者 刘小东 通讯员 路秋生 李健)近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山古建筑群关帝庙山西会馆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
关帝庙为明代在泰安经商的山西商人所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为关帝庙,西为山西会馆。山西会馆集祭祀、议事、驿馆功能于一体,由正殿、东西厢房、春秋楼、偃月松楼组成。
据了解,为做好本次保护修缮工作,泰山景区红门管理区及时抽调文物专业精干力量,成立现场工作小组,实行“每日巡查、每周会商、每月评估”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修缮工作顺利进行。本次修缮对象为山西会馆主殿,位于整个院落的北部、春秋楼西侧,主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硬山顶建筑,屋面为布瓦硬山顶。该保护修缮工程于2023年8月18日获得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批复(鲁文旅许[2023]1218号),2025年4月启动,预计2025年7月底竣工,工程周期共计120天。
红门管理区针对古建筑修缮的复杂性,建立了“纵向分级、横向联动”的监督管理框架,及时与施工方签订《遗产资源安全保护协议》,施工前重点检查施工区域古树名木保护措施及用电、用火安全工作是否落实到位,明确管理区、施工方、监理方的责任边界,划定不可逾越的“保护修缮红线”,并实行动态巡查机制。施工中、及时跟进该保护修缮工程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让每一处修缮痕迹都经得起历史检验,为百年会馆的保护修缮工程织密“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