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守护健康从疫苗接种开始
科学防癌 中医护航
助力优化生育服务 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提高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守护进社区 惠民义诊“零距离”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5年4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做客健康科普大讲堂
守护健康从疫苗接种开始

■专家做客健康科普大讲堂。记者 刘英迪 摄
 

本报4月21日讯(记者 李皓若)今年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是“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17日,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负责人徐丽莎、岱岳区天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主任靳丽丽做客健康科普大讲堂,讲解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

“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疾病和守护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徐丽莎介绍,自1992年我国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以来,儿童乙肝感染率显著下降;通过接种脊灰疫苗,我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此外,麻疹、流脑、乙脑等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发病率也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疫苗接种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靳丽丽介绍,目前,我国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两类。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向公民免费提供,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如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由家长自愿选择是否为孩子接种。“从防病的角度看,建议家长在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基础上选择更多种类的疫苗,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防护。”靳丽丽说。

特别强调的是,国家免疫程序的疫苗接种起始月龄和接种剂次是根据孩子免疫系统发育情况和疫苗特性而科学制定的,能够最大程度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无特殊情况,家长应按照国家免疫程序规定的时间和剂次带孩子接种疫苗。例如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至少需要完成3剂接种才能形成有效免疫,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

婴儿出生后需要在出生医院办理《预防接种证》,据介绍,该证件是孩子预防接种记录的有效证明,也是入托、入学时的重要证件,家长务必妥善保管。目前,我市已全面推行电子预防接种证,市民可线上申领,以便随时查询接种记录、预约接种等。

针对家长关心的“孩子错过接种时间怎么办”“过敏能否接种”等问题,专家作出解答:若因感冒、发热等延迟接种,应在孩子康复后尽快补种;对食物、粉尘过敏一般不影响接种,但对疫苗成分过敏则不适合接种;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发烧超过37.5℃或处于腹泻期,应暂缓接种。

孩子接种后应在门诊留观30分钟,观察有无急性过敏反应。专家提醒:“部分儿童在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短暂低热情况,通常1至2天可自行缓解,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喝水、多休息。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除儿童外,成人疫苗接种同样重要。专家介绍,流感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戊肝疫苗等疫苗均可为成人提供有效保护。其中,23价肺炎疫苗可有效预防由23种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中耳炎、菌血症等侵袭性疾病,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体弱人群接种;HPV疫苗可预防宫颈癌,目前有二价、四价、九价3种,山东省从2024年开始为符合条件的在校七年级女生免费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推荐40岁或50岁以上的人群接种,避免感染后异常疼痛带来的痛苦。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